臭鼩,劳亚食虫目鼩鼱科臭鼩属中的一种鼩鼱。其体瘦长,四肢细弱,吻部尖长;耳廓细小,耳近乎裸露;眼小,口须甚多,但不特别长;尾基部甚粗大,末端则稍尖,体毛稠密,短而细,甚柔软,四足及尾毛较稀。雄性的体重、体长和尾长均显著大于雌性。
形态特征
臭鼩体形似
麝鼩但甚大,头体长100-140毫米,尾长65-78毫米。体毛短细而柔软,背色褐灰,腹毛较淡,毛尖带褐并有银褐光泽。体侧界线不显,中段有麝香腺,椭圆形,7×5毫米,覆有灰白色短毛。鼻吻尖长,眼小,耳正常,耳壳大而圆,露出毛被。尾粗短,末端尖细作长锥形,密布短毛并有10-15毫米的长毛间杂,直达尾尖。前后足较长均5趾,爪锐利。乳式:0+0+3=6。
臭鼩
颅骨细长坚实,吻细长无颧弓,眶间略粗圆筒形。眶前孔的前缘位第1上臼齿上方。脑颅扁平,矢状脊明显,人字脊更是发达而高隆,左右的在顶点相交成直角。
臭鼩齿尖没有色素,上颌每侧单尖齿4枚。第1上门齿的主尖发达,向前下方弯转成钩状,后尖小且钝,峰高低于随后的单尖齿。第2上门齿最大,随后的第3上门齿和犬齿等大,峰高仅及第2上门齿的一半;第1上前臼齿更小位齿列线内,唇缘被第4上前臼齿所遮,侧面细察才能见部分。第4上前臼齿臼齿状,前附尖成小尖峰,后尖最大。第2和2上臼齿等大皆方形,后内角伸展不多,凹缘不显,“W”棱脊明显。第3上臼齿很小,仅达第2上臼齿的1/4一1/3,其原尖、前尖和后尖微小而靠拢,其间仅留极窄的深谷。
臭鼩第1下门齿粗长,向前平伸到尖端才折转向上,齿脊近平直。
栖息环境
臭鼩栖于海拔370-1580米的平原田野、沼泽地的草丛、灌木和竹林,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有时也入住房觅食。
生活习性
臭鼩明显夜行性,夜间活动有黄昏(20-23时)和黎明(3-6时)两个高峰。单独生活,视觉差,能发出尖锐的叫声。窝以枯枝落叶乱草筑成。体侧的臭腺能分泌奇臭的分泌物,受惊时放出自卫,猫见了它像捕老鼠一样地捕捉,但不吃它。不善爬,善跳跃可高达200毫米。
臭鼩食物以动物性为主,占总食物的4/5,其中尤以昆虫为主,如蟋蟀、蝼蛄,占总食物的1/2。
臭鼩性凶猛,小形鼠类(如
小家鼠)远非其敌,它敢与此它体大得多的黄胸鼠搏斗。
分布范围
臭鼩在中国以内见于福建、台湾、浙江、广东、广西、云南。中国以外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埃及、埃塞俄比亚。
繁殖方式
臭鼩一年繁殖数量最多在6月,每胎最多3-4仔。幼体10日始睁眼,6周后独立生活。1年换毛2次。麝香腺在交尾期更发达。
种群现状
臭鼩被发现在各种各样的栖息地,是一个相当丰富和稳定的物种。
保护级别
臭鼩已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亚种分化
(内容来源:)
危害特点
臭鼩主要以昆虫为食,多是农业害虫,已证明对农业的危害不大。但它是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和恙虫病等病原体的贮存宿主,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有一定带毒率,虽然不高,但不能忽视。因此从卫生防疫方面看,臭鼩是杀灭对象。
防治措施
1、捕捉。人工捕捉或放养蛇、猫等动物。
2、药物诱杀。在老鼠出没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饵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