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
苦木科臭椿属植物
臭椿(学名: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是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因其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平滑而有直纹;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截形或稍圆,两侧各具1或2个粗锯齿,齿背有腺体1个,叶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圆锥花序长10-30厘米,花淡绿色,花梗长1-2.5毫米,基部两侧被硬粗毛;翅果长椭圆形,长3-4.5厘米,宽1-1.2厘米;种子位于翅的中间,扁圆形。花期4-5月,果期8-10月。
植物学史
起源演化
全世界约有臭椿属 10-15个种,通过化石记录可追溯到北半球第三纪,始新世到上新世的欧洲、哈萨克斯坦及西伯利亚,古新世到更新世的北美。其中,臭椿为中国特有树种,原产于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中部与东北部,分布广泛。如今,臭椿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命名由来
臭椿,古称“樗”,因其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在18世纪传入欧洲和北美后,臭椿以它强大的适应能力,迅速地在当地开枝散叶,成为人们眼中的一种极为优良的园林风景树种,故得名tree of heaven,意思是“天堂树”。
本草考证
本草文献始见于《新修本草》,并认为椿与樗(臭椿)属于不同的树种。《本草纲目》认为椿、 樗、栲为一木三种。《植物名实图考)立“樗”条收载,并有附图。可见历代本草认为椿木、樗木为两种不同 的药物,但效用相同,而樗木较椿木为好。但根据各本草所述椿、樗的形态特征,并观《本草图经》《植物名实图考》附图,其原植物均与今之臭椿相符。
形态特征
臭椿树高可达20米,胸径1米以上,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
臭椿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深达1米以下,侧根发达、根系庞大,与主根构成庞大的根系。
枝干
树皮灰白色或灰黑色,较平滑,稍有浅裂纹;嫩枝有髓,幼时呈黄色或黄褐色柔毛,之后会脱落,小枝粗壮。
叶子比较大,为奇数羽状复叶,长40-60厘米,叶柄长7-13厘米,小叶数量为13-27片,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截形或稍圆,两侧各具1或2个粗锯齿,齿背有腺体1个,叶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揉碎后有臭味。
臭椿花较小,圆锥花序长10-30厘米;花淡绿色,花梗长1-2.5毫米;萼片5,覆瓦状排列,裂片长0.5-1毫米;花瓣5,长2-2.5毫米,基部两侧被硬粗毛;雄蕊10,花丝基部密被硬粗毛,雄花中的花丝长于花瓣,雌花中的花丝短于花瓣;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心皮5,花柱粘合,柱头5裂。花期4-5月。臭椿花为雌雄异株,雄树比雌树开花数量更多,从而更加显眼和壮观;臭椿的植株会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类似于腐烂的花生或腰果的的强烈气味,尤其是雄性植物的花为吸引昆虫帮助授粉,散放出的气味更浓。
臭椿的翅果为长椭圆形,长3-4.5厘米,宽1-1.2厘米,种子位于翅的中间,扁圆形,能够飞散到较远的地方。
分布范围
臭椿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臭椿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中国台湾,除黑龙江、吉林、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后被引种至阿富汗、美国、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地区。
生长环境
臭椿为阳性树种,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灌丛中,村庄家前屋后多栽培,常植为行道树,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围内。
生长习性
臭椿为极喜光、深根性树种,耐干旱瘠薄。喜干燥温凉气候,能耐47.8℃高温,有一定的耐寒性,能耐-35℃的低温;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 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当土壤水分不足时以落叶相适应,遇阴雨又能长出新叶。臭椿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致死。臭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都能适应,耐盐碱,在土壤含盐量达0.3%情况下,幼树生长良好,在含盐量达0.6%时也可成活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中壤土上生长最好,沙土次之,重黏土及水湿地则生长不良;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对烟和二氧化硫抗性能力较强。
臭椿适应能力很强,生长迅速,可以在25年内长到15米的高度,不过寿命较短,树龄在50年左右,老树干会变成空心,容易被大风吹倒、折断。它的繁殖能力相当强,如果温度适宜,在自然分布下,很快成为群落。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臭椿能产生大量的种子,种粒较大且带翅,能够飞散到较远的地方,臭椿自播能力很强,春天到处都有它的幼苗顽强地从土里冒出来,臭椿萌孽力很强,母树周围总能长出很多小苗。
人工繁殖
臭椿的繁殖技术有多种,主要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主要是种子繁殖,无性繁殖主要为组织培养、扦插、嫁接等。
选择20~30年生健壮母树采种。9~10月翅果成熟时,连小枝一起剪下,翻晒4~5天,自然干燥后去掉小枝等杂质贮存待用。臭椿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9~15℃。春、夏、秋3季均可播种,春播不宜过早,秋季掌握幼苗出土应在晚霜过后,常采取条播。值得注意的是,种子发芽力保持2年,第二年发芽率将显著降低。
组织培养是一种新兴的繁殖技术,具备生长速度快、健壮、抗逆能力强等特点。选取臭椿枝条,除去叶片并剪成4厘米左右的茎段放灭菌容器中进行消毒,而后栽种于经过灭菌处理的培养瓶内,待茎段长出新叶后移栽到大田中。
在扦插前,种条应用清水浸泡种条24小时后再用生根粉溶液浸泡4小时。扦插时不可颠倒近根端和远根端。扦插前要选择用苗区域附近且农用设施条件良好的大田作为育苗地,既可减少苗木长途运输的成本,又可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嫁接分为劈接和芽接两种方法。劈接指在接穗下芽处削出楔形后,接到削成V字形的砧木上。芽接指将芽插入到砧木的切口中并绑扎。嫁接繁育可以充分利用砧木对嫁接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苗木生长更为迅速,病害发生几率也相对减少。
栽培技术
臭椿优良苗木通常采用播种繁育,另外,分蘖或插根繁殖成活率也很高,苗期需要加强管理,及时抹侧芽、除荫蘖,也可以培育具良好主干的苗木。
整地
臭椿苗木繁育的苗圃地要选排水方便、浇水便捷、深厚肥沃、交通方便的土地。10~12月,及时深翻苗圃地,做到深耕细耙,同时施入农家肥、复合肥等作底肥。经过冬天的严寒低温冻土,土壤疏松,方便来年播种繁育苗木,促进种子出芽、出苗一致,提高苗木生长质量和效益。
幼苗抚育
臭椿一年生苗高达0.6-1米,苗期要进行间苗。。苗高3~4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株距5-7厘米;第二次间苗在苗高8-10厘米时进行定苗,保留密度每平方米23-25株。在第二次间苗后2天时苗木追施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化肥。以后定期施肥,施肥后需对苗木进行清洗,以防产生肥害。
臭椿造林用的苗木生长1-2年内,要在3月至4月中旬平茬一次,当年苗木树高可达2-3米,尤其是在4-5月选留一个壮健的萌芽条,进行摘芽抚育,待树高成长达到3-5米,即造林苗木要求高度时停止摘芽,使长高渐渐减弱,增进胸径成长健壮。为保障优势植株迅速成长,须趁早去掉除掉弱苗。普通立地条件好的,幼苗成长快,间苗时间要早,及时管理,促进苗木生长。苗木幼苗期每米长留苗8-10株,当年生苗高0.6-1.8米。最好每年春季3-4月移植一次,截断主根,促进侧须根生长,提高苗木健壮生长,早日出圃销售。
病虫防治
臭椿叶、枝干具有特殊气味,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常见病害有白粉病;为害苗木的食叶害虫主要有旋皮夜蛾、蓖麻蚕;刺吸枝干害虫常见的是斑衣蜡蝉;蛀干害虫常见的是臭椿沟眶象、沟眶象。
白粉病:。
防治抓住两个时间点:春季时子囊孢子飞散时,喷洒绿得保、波尔多液、波美度石硫合剂、防霉宝2号、三唑酮、福星乳油稀释液等农药预防,秋季认真清除病落叶、病枝,以减少越冬菌源。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以低氮多钾肥为宜,提高寄主抗病力。
樗蚕:臭椿樗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具有体型大、食量大的特点。
防治方法:首年11月末落叶以后,越冬蛹茧仍然挂在树上,可组织人力把越冬蛹剪下,集中烧毁或深埋。次年5月上旬,树上喷生物制剂灭幼脲,防治第一代低龄幼虫;到5月中下旬树上喷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防治成龄幼虫;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如果第二代幼虫发生严重,可于幼龄期喷灭幼脲、成龄期喷苏云金杆菌稀释液等农药进行防治。
斑衣蜡蝉:以若虫、成虫刺吸臭椿枝干,削弱树势。
防治方法:在危害严重的纯林内,应改种其他树种或营造混交林。结合冬季修剪,刮除树干上的卵块。保护利用若虫的寄生蜂等天敌。若虫、成虫发生期,可选择喷酒氧乐果乳油或辛硫磷乳油稀释液等农药。
皮蛾:又名臭椿皮蛾、椿皮灯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幼虫危害臭椿叶片,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
防治方法:消灭蛹茧,结合其他养护管理工作,于冬春季在树枝、树干上寻茧灭蛹,人工刮除蛹茧,消灭虫源;灯光诱杀成虫;药物防治,幼虫期可用灭扫利乳油、功夫乳油、敌杀死乳油稀释液等农药喷洒防治。
主要变种
臭椿栽培种及变种较为丰富,有台湾臭椿、大果臭椿2变种。现经长期栽培与遗传变异,增加千头椿、小叶臭椿、白材臭椿、红果臭椿、垂叶臭椿、红叶臭椿等臭椿栽培种及变种。
树种区别
香椿与臭椿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科,但两者的形态比较相象,容易把两个树种混淆,现把两者的形态特征的异同作一对比介绍,以便区分: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臭椿春季嫩叶紫红色,秋季红果满树,是良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同时,可孤植、丛植或与其他树种混栽,适宜于农村、景观、社区等造林绿化。枝叶繁茂,冠幅颇为美观,干通直高大,叶对氯气抗性中等,树姿端庄,适应性强,抗风力强,耐烟尘,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以及美丽乡村美化绿化用途。
用材价值
臭椿材质坚韧、纹理直,具光泽,易加工,木材黄白色,是建筑和家具制作的优良用材。臭椿因其木纤维长,也是造纸的优质原料。
药用价值
性味与归经: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造林作用
臭椿是中原地区黄土丘陵、石质山区主要造林先锋树种臭椿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容易繁殖,病虫害少,材质优良,用途广泛,同时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北部地区黄土丘陵、石质山区主要造林优良树种。同时,臭椿又是水土保持和盐碱地的土壤改良树种,臭椿适应性强,萌蘖力强,根系发达,属深根性树种,是水土保持的良好树种。同时耐盐碱,也是盐碱地绿化的好树种。
环保作用
臭椿对二氧化硫、氣气、氟化氢、二氧化氨的抗性极强,而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二氧化氮是工矿区的主要排放物,臭椿具有较强的抗烟能力,所以是工矿区绿化的良好树种。另外,臭椿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可作石灰岩地区的造林树种。
饲料价值
臭椿树叶可作饲料,可以饲养樗蚕,丝可织椿绸。
油料价值
臭椿可以作植物油料作物,臭椿种子含油30%~35%,含油量大,可以炼油,出油率25%,可作为工业油,芳香油的原料,主要可用于机械用油和油漆、制皂等。
物种危害
臭椿会制造出一种抑制其它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在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和几个南欧与东欧的国家,它被视为一种有害的树种,逐渐受到冷落而被清除。不过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砍伐后还会茁壮地再次发芽,因此想要根除它十分困难。
植物文化
诗词记载
《山海经》客观地记载了臭椿的分布状况。如,北山一经: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记载了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山上长有臭椿。北山一经: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说灌题山上有很多臭椿树和柘树。东山一经: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说明我山东省泰安一代有臭椿分布。中次六经:岐山,其木多樗,说是河南陕县一代有臭椿分布。中次八经:岐山,其木多樗,说明湖北、安徽有臭椿分布。
《山海经》的记载与现代树木学介绍的臭椿分布区域基本吻合,说明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对臭椿有了广泛的了解。
《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描写了田野臭椿生长的枝叶茂盛,同时也描写了行路的人,因婚姻不幸在踽踽独行。
《诗经·七月》中有“采荼薪樗”之句:“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时我农夫。”薪樗,就是砍伐臭椿当柴烧。这一首诗被解读为臭椿不堪大用,只能当柴烧。故“樗”也常作“无用”的代称,“樗栎”也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称自己才能有限的谦词。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由此产生了“樗栎庸材”的成语,比喻无用之才。
白居易《林下樗》诗曰:“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民间习俗
因椿树有健康、生发长寿之意,北方盛行的“椿床”意为婚后生活吉祥幸福、春意盎然。因此,大多农村院落里都有栽椿树给孩子做椿床的习俗。
参考资料
臭椿.植物智.
臭椿.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6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