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力障碍
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自知力障碍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
概念
自知力障碍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
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由此可知,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根据牛津精神病学词典(1981 版)定义,自知力为患者认识 到自己疾病的症状是异常或是有病的,并且对产生这些症状的因 素有一定的认识。
1989 年 David 提出了自知力的三维学说:(1) 能够认识疾病;(2)对精神病进行适当分析和描述;(3)对治 疗的顺从性。
沈渔邨主编的第3版《精神病学》中自知力定义: 患者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辨识自己有病和 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1]
许又新认为自知力分为 2 种:症状自知力和人格自知力,指出症 状自知力指精神障碍自知力,不只是简单的有无问题;人格自知 力则是对自己人格的了解和评价(自知之明),是一种深入的“自 知力”。他认为认识自己的症状属于病态,是一种较浅的“自知力”。 患者往往有多个症状,自知力也不尽相同,故不能以线性量表刻画, 即使症状单一,但症状具有多维性,且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特点。
DSM-5 提到,自知力缺乏可以贯穿精神分裂症的整个病程,存在 神经病学缺陷和大脑损害,即病觉缺失 [4],但自知力更多的是一 个疾病症状,而非应对策略。
因而,我们认为自知力主要包括: (1)知道自己有精神病;(2)认识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3) 能够辨别精神症状与客观环境。
临床意义
在精神科临床医学中,自知力是精神科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知力缺乏是精神病常见的精神病理现象。国内外研究一致发现,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是自知力缺乏,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知力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国内外研究一致发现,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是自知力缺 乏,急性期为 97.0%,慢性期为 89.3%,并且发现自知力缺乏是各 国诊断一致性最高的症状。认识和理解自知力对精神疾病的正 确诊断、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知力与相关影响因素
影响患者自知力的因素既包括躯体的生物学因素,又包括社会心理因素。
生物学因素
对自知力的判断一般是从临床症状学进行的,而从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物学方面对自知力病理学基础进行客观判断的研 究较少,贾竑晓等通过自我面孔识别、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等实验心理学范式从神经心理学方面对自知力的病理学基础进 行了研究,其结果支持精神分裂症的本质病理特征是自我异常的 假说,提示了可以采用其它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来研究自知力 与自我的关系。
社会心理因素
起病形式。国内研究显示影响自知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起 病形式,即急性起病者自知力较好,慢性起病者自知力较差,而且, 精神症状越严重,自知力越差,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 自知力的恢复 ;从治疗方式而言,门诊治疗的自知力要好于住院 患者 ;受教育程度,文化程度高者自知力较好。该研究对患者进 行了截面式的研究,各影响因素与自知力的相互关系仍有待于进 一步研究。
住院时间。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 39 ~ 78 天,部 分患者由于病情、家庭照料困难等则是长期住院。周燕玲等认 为患者住院时间可适度缩短,并不会对自知力产生不良影响。而 延长住院时间,患者会出现住院综合征,过分依赖医院。因为受 限于条件,医院难以开展系统性的社会功能锻炼,无益于自 知力和精神症状的恢复,影响患者的认识分析能力。因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时间要适度。
自我意识。DSM-5 认为自知力缺乏是依从性差、易复发的 预测因素,会使患者抵触治疗,出现更差的心理社会功能和疾病 结局。马旻等通过解释现象学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划分 为3个阶段 :否认期、茫然 / 冲突期、接受期,患者在各阶段的 自知力不尽相同,说明了自知力的复杂性,认为自知力与自我意识、 人格结构均有关。
自知力的恢复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可以用两种东西治病:药物和言语。
在住院期间,随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电休克等治疗方案 的实施,精神症状逐步减轻甚至完全消失,但精神症状的消失与 自知力完全恢复并不等同,而良好的自知力有时会伴随着部分精 神症状。源于哲学的心理治疗,曾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 地位,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被一度边缘化。“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医学模式的提出,使精神疾病自知力的恢复也受到 文化、性格、习俗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自知力的改善对于提 高治疗效果极为重要,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 者社会功能改善、全面康复、回归社会。
团体治疗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 体验,认知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过程。团体 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对一位典型患者的深入剖析, 引起普遍共勉,使多数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疾病和领悟自己的种 种心理现象,重新评估自我,为患者提供了重新认识自己、重新 学习的机会,也为患者间积极探讨和学习提供了动力,具有良好 的启发性;在互助中,患者消除既往扭曲的模式,习得新的人际 模式;在互动中,通过讨论和学习,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 应能力,完善人格,改善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
内观认知疗法 由李振涛提出、毛富强完善内观认知疗法,根据内观三主题, 回忆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人际关系,多角度观察和感受既往生 活事件,重温满足、感动和愧疚等情感体验,动摇和改变执著的 自我中心主义意识,觉察和矫正自我的非理性认知,使主、客观 趋于和谐,这是对东西方文化的一种整合,涉及了日本的内观疗 法和西方的贝克认知疗法。国内以毛富强为主进行的多项研究 显示了内观疗法的优越性,通过对患者进行 ITAQ、PANSS、 SCL-90、PSP量表等评定,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自知力恢复。
内观认知疗法逐步完善,适用于多种精神疾病及心理亚健康, 其操作方法简便,治疗效果突出。 此外,认知行为护理、社会技能训练、自知力教育和自信心 训练等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均有助于自知力改善,患者通过对 药物的全面了解,意识到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改善依从性, 有益于病情稳定,最终降低复发率,融入社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1 21:17
目录
概述
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