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循环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即便自然循环已经发生了,这些条件中的任意一个丧失掉的话,自然循环也会停止。
这些条件是:
(1)存在温差(有热源与热阱);
(2)热源处在比热阱要低的位置;
(3)热源与热阱之间的流体是连续的。
首先要存在温差,才可能会有两部分流体,其中一部分的温度是高的,另一部分的温度是低的。温差是必要的,因为有了温差才能引起密度差,而密度差是驱动力。
温差要能够持续维持,否则自然循环将会停止。因此热源需要不断地向流体添加热量,而热阱需要不断地从流体排出热量。否则,冷热流体的温度会很快趋于一致,循环也就停止了。
其次,热源要位于较低的位置,而热阱位于较高的位置,这样才能让热流体可以浮升,而冷流体可以沉降。
当然,热区和冷区之间还必须被流体填满,这样流体才能够流动起来。
应用
游泳池式反应堆就是一个很好地利用自然循环冷却燃料棒的堆型。核电厂的乏燃料池也是利用自然循环冷却乏燃料的衰变余热的,此时热源是燃料棒,热阱是周围的水池。
燃料棒底部的水吸收了来自燃料棒释放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密度降低。重力驱动下把周围的冷水推进燃料棒区域,而把热流体挤出去,形成自然循环。而热流体在流到燃料棒顶部后,和周围的冷水混合,降低了温度。这样水池的温度就会不断上升,为了能够把自然循环维持下去,必须用其他的换热器对水池里的水进行降温(热阱)。
一般来说,冷源和热源之间的温差越大,热驱动头就会越大,因此自然循环的流量也会越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热流体沸腾,因为沸腾会引起相变使得循环有可能被中断。两相流的自然循环也是可能发生的,但是由于气液之间存在分离的可能性,因此比较难以维持。
在核电厂中,有些参数可以用来作为是否存在自然循环的判别依据。例如对于压水堆核电厂,以下参数可用于判断自然循环是否存在:
(1)冷却剂系统冷热腿的温差,应该是满功率温差的25%~80%,温差应该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这意味着堆芯的衰变热正在被不断地移出,堆芯的温度得到维持或降低。
(2)冷热腿的温差需要被维持或者略有下降。
(3)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压力应该跟随一回路的温度,这意味着蒸汽发生器可以从一回路移出热量。
为了确保一回路有足够的自然循环,需要把稳压器的水位维持在50%以上,并保持一回路有足够的欠热度(例如某核电厂要求欠热度大于8℃),蒸发器的水位保持在比正常水位高的状态,这样能够有足够的热阱,确保一回路的热量能够被移出,避免一回路发生沸腾。因为一旦发生沸腾,很容易让自然循环发生中断(美国三哩岛事故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