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堤,又称“自然堤”,是由河流
沉积物自然形成的长堤。天然堤的形成是由于洪水期河水漫越河天然堤微相岸,当河水变浅、流速降低时,大量河水携带的悬移物质很快在岸边沉积下来,形成断面呈楔形的天然堤。它具曲流河的地貌特征,沉积物粒度比边滩细,主要是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薄互层组合,单层厚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常发育钙质结核,这是河流堤岸间歇性暴露沉积的一个标志。层理发育,在砂岩层中见各种大型交错层理。泥岩中可见水平层理、干裂、植物根。岩层中有虫迹出现。垂向剖面上位于边滩的顶部。
天然堤(natural dike),又称“自然堤”。沿河流两岸,由河流沉积而成微见高起的长堤。洪水溢河槽时,在其两旁,流速骤减,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天然堤”。其组成物质下部为河床相沉积物,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物。主要见于平原区冲积性河流沿岸,如黄河下游与长江中下游,两岸分布着天然堤。
形成过程:在比较顺直或微弯的河段,如河床位置相当长时期内变动不大,洪水期河水漫溢
河岸,流速降低,搬运能力减弱,大量悬移物质在岸边附近沉积下来,形成天然堤。
发育:随洪水泛滥次数增多,天然堤逐渐增高,而
河床亦不断增高,使堤后常形成低洼地,排水不畅,有时形成湿地、沼泽或湖泊,称堤后洼地。高水位时洪水可冲决天然堤,其中的悬浮物和推移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决口扇。天然堤主要见于平原区河流,如: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