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渐具体的
自我观念,对自我行为表现及未来发展方向所持有的知觉与期望,故自我期望可以说是个人自我观念的具体体现。
Cooley 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Cooley 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最早由 Atkinson(1957)提出,其基本主张是,行为的产生与否必须考虑个体对行为所持的主观价值,以及个体对成功的期望。Atkinson 认为成就行为取决于成就驱力、成功期望以及诱因价值三个因素。他指出个体由两种成就动机(Mach):追求成功的动机(Mas)和避免失败的动机(Maf),这两个基本动机与对成功或失败的期望有密切关系。并以个体对特定任务的成功期望(Ps)与失败期望(Pf)来定义期望,假定 Ps+Pf=1。还把诱因价值定义为对特定任务成功的相对吸引力,在他的模型中,包括了成功诱因(Is)与失败诱因(If)。Atkinson
运用这些概念的数学关系来表示成就动机:Mach =(Mas×Ps×Is)-(Maf×Pf×If)。20 世纪 80 年代初,许多研究者分别对 Atkinson 的
期望价值理论进行修正,提出了现代期望价值理论。以 Atkinson 的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现代期望价值理论直接把成就行为、坚持与选择、个体的期望与任务价值联系起来,并且更广泛的涉及心理与社会文化因素。本理论说明了工作价值与期望对个人行为表现的影响。因此,父母对子女所持的教育价值观与期望,可能为子女知觉后影响子女的价值观与自我期望,进而造成子女在抉择、持续力、努力的程度、认知的投入,以及实际的表现等成就行为的改变。
国著名心理学家 Vroom 于 1964 年提出“期望理论”。该理论重点研究人们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其主要内容是: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这种行动结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这种满足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评价。Vroom 的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为:M=V×E,其中:M—激励力,指激励作用的大小;V—目标效价,指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它关系到某人对某一结果的主观看法,这与某人个人的判断力有关,而判断力和他的学识、阅历等过去的经验程度有关;E—期望值,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它与外界影响力有关,客观上决定着行为结果的质量,奠定了行为者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程度。Vroom 的期望理论辨证地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努力与目标的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及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由此可知,期望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激励方面,父母在鼓励子女时应采用子女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而且在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尽可能加大其目标价值的综合值,加大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目标价值差值。在激励过程中,还应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加强期望心理的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