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松下DISPLAYTECHNOLOGY开发的输入显示器内建
光传感器,形成所谓的板内式(In-Panel)
触控面板,它的光传感器使用
Pin二极管,TFT-LCD面板内设有可以将二极管输出电流增幅的电路,光传感器会感测手指触压面板时,触压部位的外光减少变化,以及手指产生的反射光两种
光线的变化。
特性
飞利浦则将阻抗式触控单元设置在Cell内部,形成所谓的TFT-LCD
触控面板,具体结构是
在Cell内部设置厚度比Cell更薄的导电材料,接着利用覆膜的球状隔离片(Spacer)与平
版印刷技术,在对向基板使ITO膜层堆栈凸出形成板内式触控面板,类似这样的触控面板
板内化技术未来如果商品化,可能会对触控面板业者造成巨大冲击。
具体表现
a.阻抗式四线触控面板
上下各二个电极构成的阻抗式四线触控面板的基本结构,第一次使用阻抗式四线触控
面板时,必需依序在画面四个角落触压进行初期位置偏差修正设定。
八线触控面板的基本结构,它是由一条平行电极连接两条导线,其中一条是施加电压
用主电极,另一条则是检测施加于平行电极
电压的辅助电极,它可以自动修正偏差位置,减少烦琐的初期位置修正动作。
c.高穿透率触控面板
一般阻抗式触控面板的光线穿透率大约80%左右,主要原因是传统阻抗式触控面板,使用
光线穿透率90%的ITO/
玻璃基板当作下方电极,上方电极则使用光线穿透率80%的ITO
/树脂膜片,因此触控面板整体的光线穿透率只有80%。
最近研究人员利用抗反射(AR;AntiReflection)技术,开发光线穿透率高达98%触控面板
用材料,它可以使传统触控面板80%的光线穿透率提高至87%。
一般ITO/
玻璃基板与穿透率ITO/玻璃基板的基本结构比较;高穿透率触控面板的基本结构。
c.低反射触控面板
一般阻抗式触控面板的光线反射率大约是10~20%左右,反射光造成面板对比降低,尤其
在强烈阳光下会变成致命性的伤害。
如果一般阻抗式触控面板的表面黏贴1/4λ
膜片,与偏光膜片构成的圆偏光膜片,通过该膜
片的反射光会被圆偏光膜片吸收,进而有效消除触控面板的反射光。
是内侧式(Inner)触控面板的基本结构;照片1是传统阻抗式触控面板与内侧式触控
面板的比较。
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内侧式触控面板的对比,大约是传统阻抗式触控面板2倍左右。
g.抗EMI触控面板
某些应用要求
液晶面板具备抗EMI特性,因此必须彻底遮蔽液晶面板产生的
电磁波,理论
上表面电气阻抗越低电磁波遮蔽效果越高,通常使用表面阻抗□左右的导电性膜片(Film)。
为发挥EMI遮蔽效果,必需使带电与带磁负荷逃离导电面,EMI导电面设有
电极线(汇流线:BusBar)。
h.抗燃型触控面板
某些特殊用途的触控面板要求抗
燃烧特性,抗燃型触控面板的基本结构。
为满足抗燃烧设计规格,上方电极部材料必需同时兼具强韧、平坦与优秀光学特性的树脂薄
膜,然而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材料,一般是在
聚酯(Polyester)膜片表面黏贴具备自我灭火性的
聚碳酸酯纤维膜片。
i.窄边幅触控面板
类似
行动电话等携带型电子机器,大多使用以下窄边幅触控面板,一般认为,未来触控面
板边幅大约只剩左右。
上方电极是由厚度的聚酯(Polyester)膜片溅镀ITO膜层构成,ITO的弯曲特性与陶瓷一
样非常脆弱,左右的曲率或是弯曲,就会断线丧失导电功能,常用改善对策是反复堆栈
ITO形成厚膜层;此外,两膜片之间的黏合层具有缓冲效果。
上方电极膜片的拉伸与电气特性,图中的拉伸率是根据折射率计算获得的换算值。
以往业者普遍认为17吋是阻抗式触控面板的物理极限,不过透过电极材料、设计技巧、制
程改善,目前24吋阻抗式触控面板已经进入商品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