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治
治疗疾病的方法
腹治,顾名思义指通过腹部来诊断、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比如现在西医的入院查体,就包括了腹部查体,其实也可以看作是腹诊的一部分。因为腹部脏器很多,通过腹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腹部脏器的病变情况。如阑尾炎的麦氏点压痛、转移性腹痛等。
起源
起源于我国。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充分的描述。在《伤寒论》中对腹部症状的描述多大37处,提示了从腹部可以辅助诊断疾病,从而为治疗提供帮助。
但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在宋代理学兴起后,男女授受不亲的约束,腹诊发展减缓,后传到日本、韩国后,日本、韩国医师发展了腹诊。
腹诊相关书籍
《腹诊奇览》
《伤寒论》举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气汤。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云向经。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相关学会
韩国腹治医学会,为韩医学会所认可,主要致力于:1 通过结合腹诊与古法医学,完成治疗并构建学术研究体系。2 通过腹诊,在韩医学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法。3复兴传统韩医学,整理完善古法医学的所有方药。4 确立未来医学的价值,建立与世界交流的学术领域。5 通过开发新药,治疗现代疑难病,并设立疑难病康复中心。截至2010年拥有会员3632名。
现任会长为卢永范先生,韩医学博士(方剂学),现任釜山大学韩医专门学院教授、富川韩医院院长、腹治医学会会长。著有《临床方剂学讲座》、《腹诊和正统方剂学》、《图解类聚方》,发表论文有“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2例的临床考察”、“ 恐慌障碍患者30例的临床考察”、“ 忧郁症以及躁郁症患者49例的临床考察”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3 22:33
目录
概述
起源
腹诊相关书籍
《伤寒论》举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