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苯唑又叫唑菌腈、苯腈唑,是三唑类内吸杀菌剂,能阻止已发芽的病菌孢子侵入作物组织,抑制菌丝的伸长。
简介
【理化性质】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乙醇和芳香烃中,不溶于脂肪烃中。300℃下,在黑暗中稳定。
【毒 性】低毒,小鼠急性经口LDso>5 000mg/kg。
腈苯唑又叫唑菌腈、苯腈唑,是三唑类内吸杀菌剂,能阻止已发芽的病菌孢子侵入作物组织,抑制菌丝的伸长。在病菌潜伏期使用,能阻止病菌的发育;在发病后使用,能使下一代孢子变形,失去侵染能力,对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进口产品为24%悬浮剂,商品名应得。
(1)果树病害防治
香蕉叶斑病,在香蕉下部叶片出现叶斑之前或刚出现叶斑,用24%悬浮剂960~1 200倍液喷雾,隔7~14天喷1次。
防治桃树褐斑病,在发病初期,喷24%悬浮剂2 500~3 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防治
苹果黑星病、
梨黑星病用24%悬浮剂6 000倍液喷雾,防治梨黑斑病用3 0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一般连喷2~3次。
(2)防治禾谷类黑粉病、腥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4%悬浮剂40~80毫升拌种。防治麦类锈病,于发病初期,亩用24%悬浮剂20毫升,对水30~50千克喷雾。但对禾谷类白粉病无效。
(3)防治菜豆锈病、蔬菜白粉病,于发病初期,亩用24%悬浮剂18~75毫升,对水30~50千克喷雾,隔5~7天喷1次,连喷2~4次。
作用特点
1.腈苯唑属高效、低毒、低残留、内吸传导型杀菌剂,能抑制病原菌菌丝的伸长,阻止已发芽的病菌孢子侵入作物组织;对病害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2.腈苯唑对人、畜低毒;对作物、果树安全。
3.腈苯唑在果树上主要用于防治
香蕉叶斑病;
桃褐腐病。
制剂类型
常用剂型为24%腈苯唑悬浮剂。
注意事项
1.腈苯唑对鱼有毒,应避免污染水源。
2.腈苯唑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或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