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之一,《
灵枢·经脉》:“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
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本经自足大趾的内侧端(
隐白)起始,经核骨(第一跖趾关节)后面,向上到达内踝骨的前边(
商丘),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厥阴、足少阴两经交会,再沿胫骨内缘,向上交叉浅出于
足厥阴肝经的前边,经过膝关节,沿大腿内侧前边,进入腹腔,入属脾脏,联络胃府,再向上贯穿膈肌,夹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膈肌,流注心中。脉气由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属脾络胃,与心、肺、肠有直接联系。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前后流注次序中足阳明胃经循行至足太阴脾经再循行至手少阴心经。
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
脾土、脾经。①位于拇指远端的指腹面。治脾胃虚弱之疳积之泄泻等。《
针灸大成》卷十:“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之。”②位于拇指桡侧缘。
本经发生病变主要病证分为外经病候和内脏病候。外经病候表现为身体困重,肢倦乏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痛,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内脏证候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嗳气,呕吐,便溏,黄疸,水肿等。
本经穴主治“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泻,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想打呵欠而气不畅,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脾大络病症,实证,浑身酸痛;虚证,百节松弛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