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妃犯下重大过错请罪时的礼节。一般是摘去簪珥珠饰,散开头发,脱去华贵衣物换着素服,下跪求恕。最严重的还要赤足,因为古代女子重视自己的双足不能随意裸露,所以是一种侮辱性惩罚。相当于“
负荆请罪”。
宣
王中年以后,渐渐贪图享受,终日与女人为乐。宣王的正妻姜后传言:“君王失礼,都是妾的过失!”并脱簪待罪于后宫,使宣王猛醒。
宣王前期,在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方面,很有一些作为,造成可喜的中兴局面,可是进入中年后,渐渐地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不问朝政,不关心百姓的疾苦。终日盘游在后宫之中,与女人为乐,早睡晚起。大臣有要事奏见,也找不到他的踪影。这种懒散不振的作风,在朝廷上下引起了种种议论。
罪宣王的正妻姜后,是齐侯的女儿。她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贤惠有德,遵循礼的教化行事,受到大臣们的尊重。她看到宣王经常在后宫游荡,精神委靡,大臣们议论很多,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她想对宣王进以忠告,但又鼓不起勇气。一天上午,太阳已经很高,宣王还在睡觉,不去上朝听政。姜后犹豫再三,忍无可忍,就脱下头发上的簪子和玉制耳环,呆在后宫的永巷中,好像自己有罪听候君王处置的样子。她请负责宫廷中君王和后妃饮食起居的傅母传言给宣王说:“姜的没有才能,妾的淫乱之心,今天显露出来了!因而使得君王失礼,很晚才上朝听政,让大家都看见君王乐于女色而忘记道德。这是妾的过失啊!如果乐于女色,必好奢侈,贪得无厌,这样就会兴起祸乱。追查祸乱的兴起,是从婢子开始的,请君王处治婢子之罪吧。”姜后所说的“妾”和“婢子”,都是指自己而言。姜后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了。
睡意蒙眬、迷迷糊糊的宣王,在床上听到傅母传来姜后待罪于永巷听候处治的言词,猛然惊醒,连忙答道:“寡人没有道德,实在是自己生成的过错,不是夫人的罪啊!”宣王说着,立刻起身,从永巷中接回姜后。从此宣王一改往日的作风,又变得勤于政事了。他早早上朝,很晚才退朝休息。宣王成为“中兴”之主,与姜后的贤惠、经常劝谏是分不开的。经过姜后在永巷脱簪待罪的诤谏,宣王感悟而勤政之后,有人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宣王。这首诗用宣王在凌晨与旁人对话的方式,描写宣王关心朝政、勤于治国的情态。诗中写道:“夜怎么啦?夜还没有到尽头,这是庭中的大烛发出的光。上朝的君子快要到了,听那车铃的响声锵锵。”诗中描写宣王晚上睡不好觉,总是在惦念上朝听政的事,因此一直在问“夜怎么啦”。当有人回答“夜还未尽,那亮光是大烛的照明”时,宣王仍恐怕时间已晚,说:“上朝的君子快要到了,已能听见那车铃的响声。”此诗采用三段递进的形式:第一段说“夜还没有到尽头,这是庭中的大烛发出的光”;第二段说“夜还没有结束,庭中的烛光正照得明亮”;第三段说“夜已到凌晨,大烛的光还有余辉。”诗中描写夜越来越近天明,而宣王想象中上朝的大臣君子,其马车的声音和旌旗也越来越听得和看得清晰。这样,把宣王夜不能寐、勤于朝政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后来,这首诗取名《庭燎》,收入《诗经》的《小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