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铜
脱氧铜
英文简称是TP2,是熔解高纯度的原材料,把熔化铜中产生的氧气亲氧性(P)脱氧,使其氧含量降低到100ppm以下。 铜脱氧以后提高了延展性、耐蚀性、热传导性、焊接性、抽拉加工性,在高温中也不发生氢脆现象。脱氧铜可使用于制冷空调、热交换器、散热器、缸垫等多种用途。
铜的历史
中国最早用黄铜铸钱开始于明嘉靖年间。“黄铜”一词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所撰的《申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日地皇之宫。”这种“黄铜”指的是何种铜合金,待考。《新唐书·食货志》又有‘青铜”、“黄铜”的称谓,分别指矿石颜色和冶炼产品,并非铜锡合金铜锌合金洪咨夔撰《大冶赋》中又有“其为黄铜也,坑有殊名,山多众朴”,指的是火法炼制的纯铜黄铜一词专指铜锌合金,则始于代,其记载见于《明会典》:“嘉靖中则例,通宝钱六百万文,合用二火黄铜四万七千二百七十二斤……。”通过对明代铜钱成分的分析,发现《明会典》中所说的铸钱种真正意义上的黄铜的出现较其它几种铜合金晚很多,这是因为黄铜中金属锌的获得比较困难。氧化锌在950℃一1000℃的高温下才能较快地被还原成金属锌,而液态锌在906℃时已经沸腾,所以还原得到的金属锌以蒸气状存在。在冷却时反应逆转,蒸气锌为炉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锌,因此要得到金属锌必须有特殊的冷凝装置。这是金属锌的使用比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黄铜铸币出现较晚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有含锌量超过20%的黄铜片和黄铜管,山东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的地层中也曾出土两种黄铜锥。显而易见,这些黄铜器物的出现并不是说人们在史前就掌握了黄铜的冶炼技术,而是人们在利用铜锌共生矿时无意中获得的。商周时期铜器的含锌量都很低,一般在10-z数量级。西汉新莽的钱中有板个别的铜锌甘金钱,其中有的钱币中锌的含量达到7%,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黄铜铸钱产生于西汉新莽之际。因为这些铜锌合金是极个别现象,其含锌量又普遍较真正意义上的黄铜含锌量15%一40%要小得多。所以我们认为这些含锌的铜钱是汉代在“即山铸钱”中使用铜锌共生矿时产生的。据对有关矿山进行调查后发现,山东的昌潍、烟台临沂及湖北等地都有资源丰富的铜锌共生矿,这就使冶炼后的含有一小部分锌。到了唐代,由于铸钱材料的规范化,使所铸行的钱币中锌的含量均为恒量。
特性
TP1磷脱氧铜焊接性能和冷弯性能好,一般无“氢病”倾向,可在还原性气氛中加工、使用,但不宜在氧化性气氛中加工、使用。
区别
与磷脱氧铜的区别
TP1的残磷量比TP2少,故其导电、导热性较TP2高。TP1和TP2主要以管材应用,也可以板、带或棒、线供应。用作汽油或气体输送管、排水管、冷凝管、水雷用管、冷凝器、蒸发器、热交换器、火车箱零件。
分类
1、黄铜:系指铜与锌为基础的合金,又可细分为简单黄铜复杂黄铜,复杂黄铜中又以第三组元冠名为镍黄铜硅黄铜等;
2、青铜:系指除铜镍、铜锌合金以外的铜基合金,主要品种有锡青铜铝青铜、特殊青铜(又称高铜合金);
3、白铜:系指铜镍系合金;
铜的国家标准分为四大类:
一为基础标准,其中GB5231—2001规定了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份及产品形状;
二为化学分析方法标准,规定了铜及合金中主成份和杂质元素的化学分析方法;
三为理化性能试验方法,其中包括了电阻系数、超声波探伤、涡流探伤残余应力脱锌腐蚀、无氧铜含氧量、断口晶粒度等规定方法;
四为产品标准,其中包括阴极铜、电工用铜线锭、铸造黄铜锭、铸造青铜锭、粗铜硫酸铜铜铍中间合金、铜中间合金铜精矿以及铜及合金加工材标准。
中国除国家标准外,还有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满足产品开发的需要,供需双方还可商定专用技术条件。
世界各国铜及铜合金产品均纳入国家标准,如美国ASTM标准、日本JIS标准、英国BS标准、德国DIN标准、法国NF标准、俄罗斯ΓOCT标准、国际标准ISO欧盟BSEN标准等;标准化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同时也是铜材生产、研究、应用的总结,因此世界各国铜及铜合金标准都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27
目录
概述
铜的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