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对脉管病的认识可以说是十分久远,据文献记载,可上溯到二两多年以前,古代医家多将此类疾病名为“脉痹”、“奇病”、“脱疽”、“脱骨疔”、“十指零落”、“敦痈”、“恶脉”等。脉管病属病程长、痛苦大、致残率高的疑难痼疾。
中医称周围血管为脉管,故将
周围血管疾病统称为“脉管病”。脉管病是指发生于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可分为动脉病和静脉病,动脉病包括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糖尿病足、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栓塞、
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瘤等,另外还包括肢端动脉舒缩功能紊乱疾病,如雷诺氏病(症)、
红斑性肢痛症等;静脉病包括
血栓性浅静脉炎、
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静脉曲张等。
脉管病指原发性和继发性四肢血管的损害,以循环障碍为主的组疾病,临床上分为缺血性和郁血性两类。脉管病多数属于难治且有较大危害性的疾病。如动脉瘤破裂出血、肺栓塞可导致猝死;多发性大动脉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导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栓塞、
糖尿病坏疽、结缔组织病性血管炎等可发生肢体坏疽等。而下肢静脉、淋巴回流障碍与静脉膜功能不全均可致常年下肢肿胀、小腿色素沉着、瘙痒及溃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 疼痛:早期病人在一定的速度下行走一定的路程感到小腿或脚掌酸困、疼痛,被迫休息或慢走才能缓解。后期出现持续疼痛,尤其以夜间为重,形成静息痛,常使病人抱膝而坐。
6、 游走性
血栓性浅静脉炎(红结节):约50%的病人在发病前和发病的过程中,小腿或足部浅静脉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红索条结节状,伴有轻度疼痛,急性发作2-3周后,症状消退,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一处自愈,另处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