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蛇蜥是蛇蜥科蛇蜥属爬行动物。脆蛇蜥体肥壮,全身有复瓦状的鳞片,形状象小蛇,没有四肢,但有肢带的残迹;体侧各有纵走沟1条;吻短钝;眼小,长形;耳孔小,同鼻孔差不多大;头部背面有大形的鳞片;腹部鳞片光滑;尾部腹面的鳞有棱;尾比体约长2倍。因尾易断而得名。
体肥壮,头顶被对称大鳞。额鳞最大,近盾形,前尖后宽。额鳞前与1对近菱形的前额鳞相切。前额鳞前方是1枚较大的额鼻鳞,呈菱形,该鳞与外鼻孔相隔2枚小鳞。额鼻鳞与吻鳞之间相隔2枚比吻鳞稍宽的鳞片,这2枚鳞片前1枚宽而短,后1枚近菱形,这2枚
鳞片外侧是前后排列的2枚上鼻鳞。上眶鳞6对,第1对较长,与前额鳞相切,第2枚最大,近方形,第2至第4枚与额鳞相切,第5枚近矩形,与额顶鳞相切,第6枚较第1枚稍小,近矩形。顶间鳞大,仅次于额鳞,呈对称的五边形,前宽后尖,后外侧的2个长边与长条形的顶鳞相切。左右顶鳞仅以后方的内角相连,顶鳞后角与单枚菱形枕鳞的前角相连。枕鳞之后为1块如同3块背鳞愈合成的颈鳞。鼻鳞1枚,外鼻孔开口于鼻鳞中后部。颊鳞11-12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排列不整齐。上睫鳞5枚,眼周和眼睑上被大小不一的光滑鳞片。颞鳞12枚(4+4+4),排列整齐,由眼向后方呈放射状排列。
鼓膜内陷,外耳孔小,其孔径小于鼻孔。吻鳞近三角形。上唇鳞11枚,第1、第2枚位于鼻鳞下方,第6-8枚位于眼下方。颏鳞三角形,很小,不及吻鳞的1/5宽。下唇鳞12枚,前方的近方形,向后逐渐变为长条形。后颏鳞2枚,前后排列,第1枚小,大小近似颏鳞,第2枚呈菱形,几乎为前一枚的3-4倍大小。该鳞片侧后方排列着4对较大的矩形颏片,除第4对的长轴与下唇平行外,其余3对的长轴均向喉中央斜向排列。在颏片和下唇鳞之间有数行小鳞,其大小近似下唇鳞,在第2、第3下唇鳞处为1行,以后变为2行,再向后变为内、中、外3列颏片。喉、颈和腹部为光滑的圆形鳞片,呈覆瓦状排列。颈背向体背背脊处鳞片逐渐出现鳞棱,此鳞棱一直延伸到尾部,尾部背腹鳞片均具棱,且较体背明显。体背鳞片后缘平截,向后逐渐变为凹缺,尾背尤其明显。体背和尾背鳞片排列整齐,横竖成行,粗看如同许多小方块。体侧沟间背鳞为17-16-15列。体侧沟间腹鳞为10-10-10列。体侧沟纵长背鳞数为104枚。肛前鳞与
腹鳞同形。雄体的半阴茎较粗,为双叶型,在有精沟的一面有十余排呈片状的裙褶,这种褶从基部到顶端,每一横排又分离为3-4个小片,片较厚,其顶端均有弱小的刺。精沟不分叉,止于半阴茎分叉处,但在精沟背面的两叶基部有下陷而成的弧形小沟,这种小沟与精液的输送有关。交配仅用一侧的半阴茎。
体色变化较大,体背有浅褐色者,亦有乳白色的,雄体背中线两侧有17-20余条不对称的翡翠色横纹及玛瑙色、黑色点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自腹侧延伸至尾端。雌体背部无鲜艳的色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起自头后延伸至腹侧。体腹面色较浅,无斑。幼体体侧自外鼻孔经眼睛、外耳孔到尾尖的整个体腹呈黑色,体背乳白色,颈后侧各有一指状小黑斑,该黑斑与腹部的黑色相连。头顶具2个醒目的黑色圆斑,似一对大眼睛,体背两侧具两纵行稀疏的小黑点。以后逐渐出现黑色背脊线,背脊线两侧形成19-20个不规则的横纹。
染色体组型:据报道(陈壁辉,1991),脆蛇蜥染色体数目为2n=38,分为大型和微小型2组染色体。大型染色体7对,相对长度有较明显的差异,容易识别,其中5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l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8-19对为微小染色体组。
脆蛇蜥营地下洞穴生活,栖居于300-800米的山林、草丛、菜园、茶园的土中或大石下。栖息环境温暖潮湿,地面植被覆盖率高,土层厚,土质肥沃而疏松,以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好的沙壤土为多。地下活动距地面深浅随土质条件和地下饵料多寡而异,一般距地面20-40毫米,无固定的洞道和洞室,亦常到地面活动,多见于农田边或路边草丛、灌丛中,亦见于溪边、农舍附近阴湿处和树林的枯叶下。
脆蛇蜥在10月中下旬,当气温下降到13℃左右时,陆续进入
冬眠。当气温降至8℃以下,进入深眠。雌体和雏蜥在产卵洞穴内越冬,雄体在50-60厘米深的越冬洞中越冬。洞穴多匿藏在草根、树根下,隐蔽、向阳而背风。洞道斜下,内径约6厘米,末端洞室长圆形,内壁光滑,内径7厘米×9厘米,高约6厘米,仅能容下身体。第2年气温升至13℃以上时,陆续出眠。刚出眠时仅中午在地面活动,夏季在上午8-10时,下午3-5时到地面活动觅食,中午多不出来。雨天不外出活动,雨后天晴活动较多。善游泳,动作似蛇。不论是成蜥还是雏蜥,泄殖腔内均能放出一种特殊的臭味,雏蜥更为敏感,可能与逃避敌害和寻求异性有关。活动时,成蜥时常发出微弱而尖细的叫声。多捕食蚯蚓、蜗牛、小蠕虫和各种小昆虫。
分布于中国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四川、湖南(大庸、衡山和宜章)、云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杭州、临安、建德、余姚、开化、江山、泰顺、遂昌、龙泉、庆元、景宁)、福建、广西和台湾。
5龄以上(头体长大于149毫米)的个体才达到性成熟。平时雌雄分散活动,进入繁殖季节才在一起,交配前雌雄个体有追逐现象,雌体在前,雄体在后,忽左忽右爬行。交配后又各自分开,雌性即寻找适宜的场所筑巢产卵,每次产7-9枚(一说产8-12个),卵呈白色,椭圆形,卵壳革质。卵径为(24-25)毫米×(16-17)毫米,卵重3-4.5克。卵一般产于距地面20-30厘米深的洞穴内,穴高6-8厘米,穴底近圆形,直径9-10厘米,平坦而疏松,雌体身体盘曲,将卵围于其中。卵在雌体保护下,经22-25天即可孵化。据陈壁辉(1991)报道,脆蛇蜥的卵在室内孵化,气温在24℃±2℃下,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能正常孵化,温度低于20℃,土壤相对湿度低于50%,则延长孵化期或不能孵出。刚出壳的雏蜥体被羊水,几分钟后即干,平均体长40-50毫米,头长约8毫米,头宽约6毫米,全长约60-70毫米,体色与成体完全不同,上颌缘中央有一极小的卵齿,出壳后2天即消失,刚孵化的雏蜥基本无视力,不时伸出深色的舌,喜群居,动作敏捷。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