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胶州秧歌),
山东省胶州市传统舞蹈,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起源学说
胶州秧歌,广泛流传于胶东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关于胶州秧歌的起源与形成问题,众说纷纭。
据史料记载,胶州秧歌的历史与素有秧歌摇篮之称的东小屯村建村历史大致相同。《胶县地名志》载:“东小屯,相传于明代张姓立村……”据《胶州简志》记载:“1764年,胶州包烟屯村(现马店镇东小屯村)赵、马姓两家,往关东逃荒途中,乞讨卖唱,逐步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关里后,经多代相传、改进,发展到1863年基本定型,舞蹈、唱腔均有一定的程式性。”关于胶州秧歌起源于卖艺乞讨的观点,被胶州市文化局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中采纳。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胶州秧歌的形成与发展与胶州的地理、资源与经济有关系。“唐武德六年(623年)在现胶州设立板桥镇。北宋时期,板桥镇海上贸易日益兴盛,成为北方通向日本、高丽及东南亚诸国及西方的重要门户。板桥镇成为当时北方的对外开放港口。”随着港口贸易的发展与兴盛,
外来文化与胶州
本土文化日益融合,一些娱乐场所也应运而生。这些都成为胶州秧歌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有人认为,胶州秧歌的起源或许更早。持这种观点的人从小戏秧歌的现代演出形式、过去的演出场所、演出组成成员以流浪卖艺等生活状态分析,认为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舞蹈和歌唱形式,而类似一种戏剧,它与过去的杂剧更为相像。据《胶州志》乾隆版(成书于1752年)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阗竟夜……”而其中所指的“杂剧”,经多方考察应指胶州秧歌。
发展历程
胶州秧歌最初是舞蹈加民歌的小调秧歌,后由“扭扭唱唱”形式发展成以“舞戏结合”为主的小戏秧歌。胶州秧歌传承模式也由初始的以家庭、村落为主的体系演变为有班主组织的科班形式,当地名曰“安锅”。自1864年胶州楼子埠村人刘彩建立第一个“安锅”点起,通过实践中不断的锻炼、磨合,安锅这种训练形式也不断成熟起来,开始向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胶州秧歌分为两个流派:以刘彩为首的流派称“文秧歌”,又称“东路秧歌”;以陈銮增为首的秧歌称“武秧歌”又称“西路秧歌”。文秧歌与武秧歌经过十余年的竞争,在自身的发展中,互相取长补短,使胶州秧歌保留了文秧歌的妩媚抻展,又带有武秧歌的粗犷豪放,逐渐文武两派融为一体,把胶州秧歌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解放后,通过挖掘、整理和宣传推广,胶州秧歌有了更大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与之前相较有很大改变,年青一代不再把扭胶州秧歌当做挣钱养家的谋生手段,而是闲暇时偶尔哼上几声小调,甚至是跳几个
舞蹈动作。
舞蹈特色
舞蹈特点
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与其伴奏音乐的风格息息相关,在表演中,演员舞蹈动作必须紧跟着音乐的变化,有着很强的规范要求,舞蹈动作干净利落,凸显北方人民豪放的性格,扭动的幅度大且伸展,民间用“扭断腰”来形容,脚下的动作力度则更是突出,重起轻落,体态优美。
“三道弯”这一优美的女性动作姿态,突出了女性身体的曲线美,是由全身自上而下的持续扭动而形成的,这一引人注目的舞蹈动作在力度上主要以“伸”为主,使得整个秧歌的舞蹈表演具有无限的延展性;胶州秧歌中有两个男性角色,这两个男性角色的舞蹈动作则是吸收了“武秧歌”流派的精髓,大量运用武术中的基本动作和武术中的翻腾技巧,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不同类型的舞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动律,身姿和神韵,由此便形成了它独有的动态特征。胶州秧歌的特征可以大致概括为五大特点,分别是“拧、碾、撑、韧、扭”,这五种特点不是逐一体现,而是在同时融合在每个动作中统一体现出来的,它们连绵不断,循环往复,动作的表现让舞蹈演员的身体充满了活力,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充分训练了身体的协调性和身体的控制力。
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棒槌”的动作轻脆洒脱;“鼓子”的动作有“丑鼓八态”,韵味奇特。
音乐特点
胶州秧歌不仅有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上演剧目,它还有较固定的表达一定感情和人物的音乐曲牌,这些曲牌和上演剧目一样,有的是秧歌小戏中专用曲牌,有的是吸收了其他姐妹艺术的音乐,像“得胜令”“水浪吟”“小白马”等曲牌,常用在秧歌开场的舞蹈上,藉此烘托舞蹈气氛。音乐伴奏一般用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羽调式的民间吹打乐。
胶州秧歌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有五种不同曲式结构的唱腔音乐,乐曲部分一般比较短小精悍,最常见的曲式结构就是小调体和号子体两种。其次是
山东胶州秧歌的音乐旋律特点,山东胶州秧歌的音乐旋律变换非常丰富,不同风格的乐曲主要由不同的跳度来表现,比如山东胶州秧歌中的《割韭菜》曲子,就是由小跳和级进组成的,旋律非常悠扬婉转,比较平坦,而山东胶州秧歌曲子《绣花灯》则跳度非常大,旋律非常奔放热烈,能够体现山东人民的热情和奔放。
“哎嗨”这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歌词,只是为了衬托旋律而加入的,是旋律扩展的常用手段之一,对于胶州秧歌的音乐风格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角色特征
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为二十四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一至二人的组织领导者,负责全队的事务,俗称“秧歌爷”。还有一人由秧歌队的教练或老演员来充任,叫“伞头”,除此之外,秧歌队还要有三至五人的教练,专管训练演员并兼做演员。和其他秧歌的组织也有所不同,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秧歌组织者“班主”“老板”“秧歌爷”,即开始召集选拔十四五岁的男女孩子。被选上者进班训练学戏,名曰“安锅”。
胶州秧歌的角色主要有5种,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等。演出时每种人物都是双数。“棒槌”代表的是壮年男性;“扇女”表现的是青年妇女;“小嫚”是少女或者女儿的形象;“翠花”是中老年妇女的形象;“鼓子”是中老年男子的形象。
道具风格
在道具方面,“棒槌”的特点是手拿两个鼓槌,形象伟岸英俊,一般是身着红色的上衣和绿色的裤子,非常惹人注意,并且还带着瓜皮帽子;“扇女”的最明显特征是右手拿着折扇,左右拿着手绢,头上有比较华丽的装饰并且衣服和裤子以红色粉色为主;“小嫚”的服装全身以桃红色为主,头上戴着圆形帽子,手里拿着团扇和手绢;“翠花”的道具是蓝色衣服和裤子,同样有复杂的头饰,手里拿折扇和手绢;“鼓子”也是蓝衣蓝裤,头上戴着帽子,双手有甩袖的元素。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胶州秧歌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在发展中自行流变,是群众自发参与、自由渲泄、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展现了胶东农村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情性魅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胶州秧歌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虽然现代表演山东胶州秧歌的习俗已经被淡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山东胶州秧歌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艺术表演,承载着人们对于祖先的慰问以及对平安的祈求等多个祈盼。
传承人物
吴英民,男,汉族,1955年生,山东胶州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胶州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胶州市文化馆获得“秧歌(胶州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09年,举办胶州市秧歌大赛,出版《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一书,举办胶州秧歌培训班,启动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秧歌(胶州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胶州市文化馆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胶州市文化服务中心。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90年8月,胶州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文化局、中国舞蹈家协会山东分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在胶州市联合举办“胶州秧歌研讨会”,历时3天,对胶州秧歌渊源、艺术特点、发展繁荣等问题进行研讨。
2010年,举办第二届
中国秧歌节和中国秧歌艺术节发展高峰论坛。
2011年,胶州秧歌参加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岛演出周的巡游演出;组团赴韩国参加中韩建交19周年传统文化交流演出;组织8个秧歌精品节目赴意大利参加为期四天意大利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暨“欢乐春节”演出活动。
2012年1月,受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和中国文化年组委会邀请,经文化部推荐,胶州秧歌演出团赴意大利参加意大利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暨“欢乐春节”活动,这是胶州秧歌首次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登上国际大型对外文化交流舞台。
2013年,赴韩国参加中韩建交21周年文化交流演出。
荣誉表彰
1991年,胶州市秧歌艺术团代表青岛参加中国沈阳秧歌节暨全国优秀秧歌大赛,获得优秀表演二等奖。
2002年,胶州秧歌获中国新秧歌大赛优秀奖。
2006年,胶州秧歌《喜洋洋》代表青岛参加山东省(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获优秀表演奖。
2007年,以胶州秧歌基本元素为主题排练群众舞蹈《辣椒红了》获首届山东省农民艺术节民间舞蹈、杂技、魔术比赛银奖。
2007年,胶州秧歌舞蹈《喜洋洋》获CCTV第四届全国舞蹈大赛优秀表演奖和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选拔赛一等奖。
2008年,胶州秧歌《喜洋洋》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中国农民文艺会演”“金穗杯”最高奖项。
2013年,胶州秧歌《豪情鞭鼓俏秧歌》获“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以及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集中展演活动获“艺术表演一等奖”。胶州秧歌《喜洋洋》获CCTV第四届全国舞蹈大赛优秀奖、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