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木
中药名
胭木,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毛倒吊笔Wrightia tomentosa (Roxb.) Roem et Schult.的根或茎。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蛇咬伤。
入药部位
根或茎。
性味
味微苦,性凉。
功效
解毒消肿。
主治
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多鲜用。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5m;小枝苍白色至褐色,被短柔毛,具皮孔。叶膜质,椭圆形至阔椭圆形或阔卵圆形至阔倒卵圆形,顶端急尖至尾状短尖,基部急尖,长6-18cm,宽3.5-8.5cm,叶背被绒毛或密柔毛,叶面被短柔毛至无毛;叶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侧脉每边10-15条;叶柄长3-10mm,密被短柔毛。聚伞花序顶生,被短柔毛;总花梗长0.5-2.0cm;花梗长1-1.5cm;花淡黄色至粉红色或深红色;花萼裂片阔卵形,顶端钝至圆,比花冠筒短,长约3mm,两面被短柔毛,内面基部有卵圆形的腺体;花冠辐状至近辐状,花冠筒长3-7mm,无毛,裂片阔卵圆形至阔倒卵形,顶端钝至圆形,具乳头状凸起;副花冠分裂为10枚鳞片,鳞片顶端齿形,比花药短,无毛;雄蕊着生在花冠筒顶部,花药被短柔毛至无毛;子房由2个粘生心皮所组成,长1.5mm,无毛,花柱丝状,向上逐渐增大,柱头头状。蓇葖2个粘生,密生白色斑点,长圆形,长14-21cm,宽3-4cm;种子线状纺锤形,长2cm;种毛为白色绢质,长3.5cm。花期5-10月,果期8月-翌年3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地沟谷密林中或山脚潮湿疏林中。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解毒消肿。主治蛇咬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5:37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