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琴(1918年10月—2012年1月12日),原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人物生平
投身革命
胡晓琴的籍贯,有不同说法,一说他为山西太原人,一说他为广东人。根据他去世后的讣告《胡晓琴同志生平》,他在1918年10月生于山西省太原市。
1932年冬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山西分盟、太原反帝大同盟并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同蒲铁路办事员、抗日救国会常委、组织部长,1938年5月任中共
阳城县委组织部部长。同年9月任阳城县委书记、中共太行区党委党校教员,晋(城)沁(水)阳(城)工作委员会常委,太行区党委党校教员、区党委敌工部秘书及城市科科长。
从政履历
1949年2月后,胡晓琴任河南省新乡市委副书记、代书记,中共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51年4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室主任。1952年7月后,任山西省统计局局长、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山西省委财贸工作部副部长。1958年2月后,任中共山西省太谷县委第一书记、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65年8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其中1965年10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文革”初期,胡晓琴遭受迫害。1970年后,任朔县县委副书记、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雁北地委文教部部长;1972年12月后,任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组织办公室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1979年3月至1984年4月,胡晓琴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12月至1981年10月兼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4月任省委组织部长兼省委整党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5月任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晚年岁月
1991年3月,胡晓琴退出领导岗位;1995年12月离职休养;2002年1月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退出领导岗位后,胡晓琴坚持学习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关注和支持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活动,主编了《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人物传(第一卷)》,担任省烟草与健康协会会长、中华诗词协会顾问等社会团体职务,继续贡献余热。
2012年1月12日1时25分,胡晓琴因病医治无效,在太原逝世,享年94岁。
主要影响
救亡图存
胡晓琴早年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追求光明,探寻真理,参加了党的秘密外围组织社联和反帝大同盟。组织学生游行示威,向执政当局请愿,发起成立了“流动读书会”,宣传交流进步思想,揭露蒋介石、阎锡山的反动统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成立了同蒲铁路抗日救国会担任常委兼组织部长,还先后担任了党小组长、同蒲铁路局中共秘密党支部宣传委员、同蒲铁路工人自卫队指导员,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发动群众抗日救国,坚持开展游击战争。担任阳城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晋(城)沁(水)阳(城)工作委员会常委期间,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支部,壮大党的力量。成立了山西省第一个工人救国组织阳城县各业工人抗日救国会(简称阳城工救会),发展工人自卫武装,整顿农村抗日政权,撤换腐败干部,打击反动势力,迅速打开了党在阳城的工作局面。带领游击支队支援八路军徐海东在阳城指挥的与日战斗,大获全胜。“阳城
十二月事变”中,领导干部群众机智突围、坚持斗争。担任
太行区党委党校教员和参加整风学习中,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为党培养干部。解放战争期间,积极开展对敌宣传、搜集情报、瓦解敌军,争取新乡和平解放,在隐蔽战线和特殊战场做出了突出贡献。
政治作风
建国后,胡晓琴长期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工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研究制定山西省第一个五年计划、促进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助手作用。在
太谷县、朔县担任主要领导期间,他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带领班子成员和干部群众大搞工农业生产,为当地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革委会政治部组织办主任期间,扎实推进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为培养年轻干部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全省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文革”期间受到排挤、审查并被管制劳动,但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说违心话,不办违心事,自觉抵制政治利诱,同林彪、“四人帮”集团在山西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顽强斗争。
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胡晓琴同志重新担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在省委的领导下,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为大批长期蒙冤受屈的干部落实政策、恢复工作。坚持党的组织路线,公道正派,知人善任,提拔重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为稳定山西形势、推进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尽职尽责、辛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任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期间,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历史评价
刘清泉:风雨频征未染尘,青松历雪显精神。朝兮夕兮总向党,喜时忧时都为民。
《胡晓琴同志生平》(讣告):①参加革命工作八十年来,胡晓琴同志始终坚信马列主义和党的领导,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坚强党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图名利,衷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奋敬业,求真务实,全省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严格要求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②胡晓琴同志的一生,是忠诚革命事业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他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品格高尚,勤奋工作。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赢得了党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爱戴。
王奎:①运筹帷幄,组织领导干部和民众一次次地粉碎了顽固派制造的反共摩擦事件;②英勇无畏,团结带领根据地抗日干部和民众投身于血与火的斗争之中;③在“郭峪兵变”中,舍生忘死,果断指挥抗日机关干部突围转移。
刘高官:虽然在“文革”期间他受到排挤、审查并被管制劳动,但始终在政治上保持着清醒,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说违心话,不办违心事,自觉抵制政治利诱,同林彪、“
四人帮”集团在山西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顽强斗争。在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环境中,他能做到这点,实属不易。特别是他重新担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后,公道正派,知人善任,提拔重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为稳定山西形势,推进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即使他退出领导岗位后,仍关注和支持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
个人作品
胡晓琴有诗集《朝夕集》。刘清泉曾作《读胡晓琴老〈朝夕集〉有感》一诗咏之(见本词条历史评价部分)。刘高官撰文回忆胡晓琴时,还曾引用胡晓琴《朝夕集》的诗句:“太行儿女骨头硬,斩浪劈波战日顽。前赴后追齐奋进,青丝白发换新天。”
后世纪念
胡晓琴去世后,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有《胡晓琴回忆文集》,
李玉明主编有《胡晓琴纪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