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虎
南洋华侨企业家、报业家、慈善家
胡文虎(1882年1月—1954年9月5日),福建永定县人,客家人,出生于缅甸仰光,被称为南洋华侨传奇人物。他是著名的华侨企业家、报业家以及慈善家,被誉为“万金油大王”、“报业大王”、“大慈善家”。
人物生平
胡文虎于1882年1月出生于缅甸仰光。
10岁回中川读书,四年后返回仰光,在父亲胡子钦开设的永安堂药行里一边学习经商,一边钻研医药典籍。
1903年夏,父亲子钦去世,文虎和其弟文豹共同继承父业。不久,文虎出游泰国、日本等地考察学习成药的制造与销售。回仰光后,采择祖国传统医学和印度、缅甸占方,创制了以老虎作商标的五种成药——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止痛散。这些成药,由于既有疗效、又便携带、具有价格低廉等优点,投产后十分畅销。
1923年,他到新加坡设立虎标永安堂总行和总制药厂。此后业务蒸蒸日上,不到十年,曼谷、香港,上海、福州等十余城市先后建立了永安堂分行。
1929年,胡文虎在新加坡创办《星洲日报》起,先后在国内外办了星华、星光、星暹、星槟、星岛、星闽、星洲等以“星”字命名的日报、晚报、以及香港英文《虎报》、新加坡英文《虎报》、新加坡《汇总报》,共13家中英文报纸,人们称之为“星系报”,不少进步文化人士如金仲华、郁达夫等曾参与编辑,对促进抗日救亡、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宝贵贡献。
1932年,“虎豹有限公司”成立,他自任董事长、文豹为常务董事,兄弟俩成了华侨中名列前茅的巨富。
胡文虎重民族气节,30年代,在英国殖民政府统治下的香港游览地“虎豹别墅”,特塑林则徐巨像一尊,以发扬反对侵略的民族正气,愤于上海英租界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特在新加坡他所建筑的游泳池门口大书“只准华人入内游泳”。
1937年至1941年,胡文虎捐资和认购救国公债超过550万元,是海外华侨中捐款最多的企业家。
1941年2月21日,胡文虎作为华侨代表,应邀赴山城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二届一次会议。这期间,他肩负“创造一页光荣历史的使命”,会见了陪都国共两党军政要员及各界人士。
40年代初,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文虎被扣留、审讯和软禁,但他不屈不挠,指控日军总督矶谷廉介,指使日本宪兵残暴拷打无辜平民,夜间放纵狼狗咬人。后来他的星系报馆被封,药业受到威胁;港澳同胞严重缺粮,忍饥受饿,他被逼与香港日方来往。
于1943年6月,前往东京面见日本首相东条英机,要求解决港澳民食、恢复华侨组织等问题。他困居日军侵占下的香港数年,始终拒绝担任香港“维持会”会长。
胡文虎在华侨和国内都享有崇高声望,历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福建省建设委员、香港客属崇正总会会长、南洋客属总会会长、永定侨育中学董事长等职务,是国人共仰的爱国侨领。
新中国成立后,胡文虎曾3次致函中南军政委员会,表示拥护人民政府。
1950年,胡文虎通知广州永安堂认购中国人民胜利折实公债2亿元(旧人民币);
1951年,胡文虎又特派胡梦州回国购买公债3亿元(旧人民币)。
1954年9月5日,胡文虎在美国檀香山病逝,时年73岁。
人物事迹
万金油大王
1892年胡文虎被送回永定,接受客家文化的传统教育。故乡的乳汁滋养了他爱国爱乡、求真求善的情怀。4年后,胡文虎重返仰光,随父学中医,并协助料理药铺店务。1909年,为了进一步发展业务,胡文虎周游了祖国及日本、暹罗(今泰国)等地,考察中西药业,寻访了许多老医生及民间有名的土医,向他们求教,调查研究有利治疗头痛、腹痛的中草药,并购买了一些西药片、药粉和药水。
他继承父业,钻研中医中药,同时学习西方医药的先进科学,先后创制了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和止痛散等成药,畅销世界各地。胡文虎利用科学方法,吸收我国传统工艺炼制丸、散、膏、丹的优点,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发明制造出了良药——“虎标”牌“万金油”。此后,胡文虎再接再厉,继续研制出成药百种。这些药品因价廉物美,功效显著,在中国、缅甸、印尼、印度、马来西亚等国深受欢迎。且胡文虎重视广告的投放,投入巨资的宣传使万金油等药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持续畅销。
民国12年(1923年),他到新加坡设立虎标永安堂总行和制药厂。
至民国21年(1932年),胡文虎在6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销售网点,年销售量多达200亿盒,他也因此被誉为“万金油大王”。
随着万金油等药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胡文虎很快成为了世界知名的亿万富翁、华商顶级富豪。当时有经济学家估算,全球有半数以上的人使用过虎标良药,仅万金油在全球的销量就高达两百多亿瓶。胡文虎本人也被誉为“万金油大王”。
1923年,胡文虎出于拓展业务的考虑,把永安堂的总部迁至新加坡,并在新加坡新建药厂,扩大生产规模,其弟胡文豹则继续负责仰光的事务。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永安堂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开设分部。经过9年的快速发展,1932年,胡文虎将永安堂总部设在香港,并将业务扩展到祖国东南沿海及西南内地,相继在广州、厦门、上海、重庆等十余个城市建设药厂和分部。
报业大王
永安堂的蓬勃发展,以及“万金油”等虎标良药的热销,给胡文虎带来了巨额财富。有了坚实的基础后,胡文虎又更多地致力于投资传媒等其他生意。从1913年起,他先后与人合办了《仰中光日报》《晨报》等,在香港、厦门、福州、上海等城市以及马来西亚、缅甸、印度、泰国等国家,胡文虎独资创办了《星洲日报》《星光日报》等十余家报社,建立了他的“星系报业”王国。胡文虎给星系报业的定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专以服务为前提,宣传抗日救国,竖民众之信念。”他主张开明办报,新闻自由,加之在海外少受各方势力掣肘,如此一来,报纸的特色突出,声誉日隆,逐渐发展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海外华侨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抗日的重要传媒阵地。
在报业史上,星系报业以发展最迅速、规模最庞大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华侨界的报业王国,具有很大的舆论影响。胡文虎以商业立场办报,为民众作喉舌,形成服务于社会的重要事业。这也是胡文虎从“药业大王”到“报业巨子”的传奇飞跃。
星系报业在宣传虎标良药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使万金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世人皆知;而万金油的兴旺,又为办报提供了资金。胡文虎拥有巨额财富后,曾经购买飞机给订购客户送报纸,这在当时的亚洲世界极富传奇色彩,也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胡文虎已成为东南亚华侨首富,他的商业体系涵盖了制药、报纸、银行、保险等多种行业,形成了覆盖东亚、东南亚的巨型财团。在鼎盛时期,胡文虎的财富一度超过上亿美元,这在上世纪30年代无疑是惊人的成就。也正是在这样的财力支撑下,胡文虎一直以来所热衷的慈善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并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胡文虎打造的“星系”报业集团顺势而立,先后创办了20多家报社,他也因此被誉为“报业巨子”“报业巨擘”。胡文虎除了早年在仰光兴办《仰光日报》、《仰光晚报》外,从1928年创办“星报起,到1951年创办“星泰晚报”止,形成了一个星系报新闻体系:
1925年,为了宣传和推广虎标良药,胡文虎与友人在缅甸仰光合办中文报纸《仰光日报》。稍后又在仰光独资创办《缅甸晨报》。
民国17年(1928年冬)——创办新加坡《星洲日报》
1929年——创办新加坡《星华日报》
民国20年(1931年)——创办汕头《星华日报》
民国24年(1935年)——创办厦门《星光日报》
民国25年(1936年)——创办新加坡《星中日报》、摈柳《星摈日报》
民国26年(1937年)——创办新加坡《总汇报》、广州《星粤日报》(因抗战爆发未出版)
1937年——创办重庆《星渝日报》(一年后将全部设备转让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新华日报》)
民国27年(1938年)——创办香港《星岛日报》《星岛晨报》《星岛晚报》《星岛周报》
民国28年(1939年)——创办香港《英文虎报》
民国36年(1947年)——创办福州《星闽日报》
1952年——创办泰国《星暹日报》
爱国天职
抗日救亡
作为南洋华侨领袖,胡文虎还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他曾公开表示“爱国是我的天职”。抗日战争爆发后,胡文虎响应号召,向抗战事业捐款捐物。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胡文虎多次捐款,并将大量各类“虎标”牌药品,捐助给十九路军。为此,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非常感动,亲自为胡文虎题词:
“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
在抗战期间,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最为紧缺的物资,有枪支弹药等武器,还有就是必不可少的药品。胡文虎为了抗战,把“虎标”牌万金油、八卦丹等人们常用药品,大量捐出。他为国家捐赠了三亿件药品。
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立即在他所办的星系报上著文称:“国家兴亡,人各有责,际此全面抗战之时,正吾人报国之日,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毁家纾难,亦份所宜。”胡文虎爱国爱乡,支援抗战。对此,老百姓都称他为“大慈善家”。胡文虎还直接回国率领救护队参加抢救伤兵工作。同时,他通知香港永安堂将大批纱布等用品急运到上海支持宋庆龄何香凝组织的抗日救护队;先后捐赠救护车辆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福建省政府。他的义捐总数在200万元以上。
重庆参会
1941年2月21日,胡文虎作为华侨代表,应邀赴山城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二届一次会议。这期间,他肩负“创造一页光荣历史的使命”,会见了陪都国共两党军政要员及各界人士。
得知胡文虎回国来渝考察,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十分重视,亲自召集重庆《新华日报》社负责人,要求对胡文虎重庆之行的宣传精心做好准备。胡文虎来渝次日,重庆《新华日报》即以《华侨巨子胡文虎抵渝》的大字标题,长篇报道胡文虎乐施善举、义助抗战的事迹。
周恩来与胡文虎两人以往虽未谋面,但早已神交。胡文虎曾赠送全套印刷设备给《新华日报》社,以改善《新华日报》印刷条件,还空运大批“虎标”良药,送给新四军,救治部队伤病人员。而胡氏兴办的《星岛日报》《星洲日报》等“星系”报业,全力以赴宣传抗日救亡。周恩来、叶剑英还特为《星岛日报》创刊题词“民族呼声”“民众喉舌”。
此番胡文虎来渝,周恩来考虑到山城早春寒气袭人,胡文虎身体不佳,便派人给胡文虎送去两件皮大衣和一些药品,令胡文虎十分感动。随后周恩来与叶剑英专程去嘉陵新村拜会胡文虎。
对周恩来和叶剑英的专程来访,胡文虎表示热情欢迎,又连称“太不敢当,太不敢当”。他们进行了诚挚的交谈。周恩来阐释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说明中共代表不出席这届参政会的缘由,给胡文虎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次会面过后,胡文虎说到对周恩来、叶剑英的印象:“人是平等的,只要对方是好人相见,欢笑谈天是很自然的。”与周恩来会面,也成为胡文虎“重庆之行唯此唯大之事也”。
在重庆期间,胡文虎会见了陪都各界人士,尤其重视探望伤兵,慰问荣誉军人。他参加“伤兵之友同乐大会”,站立着向抗战军人脱帽致敬,向在场人士坦言华侨在海外地位的提高,全赖祖国抗战的将士。他又带着歉意说:此次仓促归国,不及准备礼物,谨向每人赠送法币5元,当场发送1070元。在场伤兵非常感动,将“伤兵之友”徽章佩戴在胡文虎的皮大衣上,表示:“要尽最后一滴血把日本鬼子赶出去!”
在2月26日于国泰大戏院举办的陪都各界欢迎华侨领袖胡文虎(南洋华侨领袖)、邝炳舜(美洲华侨领袖)、李星衢(香港华侨领袖)大会上,胡文虎慷慨陈词:“当今国难当头,惟如何治疗因忠勇抗战而受伤之荣誉军人,如何救济抗战将士遗族,如何安慰流离受难同胞,如何救济渝市遭受空袭受害难胞,以及如何保育难童,皆为当务之急,亦即吾等人人责任。本人谨愿意献呈政府国币二百万元,请政府以三十万元救济伤残将士,三十万元教养抗战将士遗族,三十万元在重庆建筑平民住宅,免费供空袭被难同胞住宿,十万元救济流离难民,一百万元保育难童(内七十万元捐助战时儿童保育会,三十万元捐助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作保育难童用)。杯水车薪,聊表寸忱而已。”
全场对胡文虎的演讲报以热烈掌声。胡文虎详解捐款数额的分配,其用心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希望国民政府关心民众的疾苦,关注为抗战流血牺牲的将士和他们的遗孤教养问题,实现他“良以国家兴亡,人各有责,际此全面抗战之时,正吾人报国之日,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毁家纾难,亦份所宜”的诺言。
此前的 2月24日晚,应国际广播电台邀请,胡文虎用客家话向海内外同胞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讲,大意是:文虎此次由南洋回到祖国的战时首都,心中觉得无限的兴奋,无限的安慰……中国的抗战快要四周年了,我们海内外的同胞很高兴地看到祖国抗战的将士艰苦抗战,忠勇杀敌,粉碎了敌人吞并灭亡中国的美梦。不但如此,敌人的泥足愈陷愈深,敌国内在的危机,足以撼动他们的国本。加之国际形势的转变,敌国在国际上突增了不少敌人,外在的危机也一天一天加甚。我们中国则愈战愈强,愈打愈起劲,生产日增,经济力量日见巩固雄厚,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咸抱抗战到底与最后胜利的决心与信心。
接着,胡文虎愤怒揭露日军对重庆实施滥炸的恶行,高度赞扬重庆军民抗战的精神。“至于重庆的同胞,虽在敌机残暴滥炸之下,均能振奋从事,毫无畏缩恐怖的状态,我相信敌人的残暴行动,虽然损失了我们多少有形的建设,但炸不坏我们万众坚结的一个心”。
最后,胡文虎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在演讲中慷慨表示:“文虎平日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做人做事的唯一信条,亦认为救国救民唯一的准绳,所以本人抱着这样的信念,凡是有益于国家民族,有益于广大民众,无不悉力以赴,尽个人力量的所及来贡献给国家,贡献给社会,既不掠美,也不贪功……”
胡文虎这番演讲,不仅对抗战形势和前途作了较正确的分析,表明了对中国抗战必胜和敌军必败的坚强信心,同时也表达了海外侨胞和他本人炽烈的爱国爱乡之情。
对于胡文虎的陪都之行,重庆新闻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回国,胡先生等负有创造一页光荣历史的使命,在祖国尽量考察,同时对于祖国亦尽量贡献。”
慈善事业
他积极倡导“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捐资行善,广赈博施。抗战期间,他领导侨胞不遗余力宣传抗战,倾其财力支援抗战,对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1937年至1941年,胡文虎捐资和认购救国公债超过550万元,是海外华侨中捐款最多的企业家。
胡文虎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长期持续且大量投入慈善公益事业,所涉领域非常广泛。他一贯秉持“人为本,财为用”的人生信条,并坦言自己对政治没有兴趣,更多热衷于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医药等利国利民的慈善事业。胡文虎说:“我(之财富)是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自我得之,自我散之,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
在胡文虎投身的慈善公益事业当中,教育事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教育领域均遭到广泛而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大量青年无学可上。这种情况下,胡文虎在祖国内地大量投资办学,聘请著名知识分子赴校任教,联络各界爱国人士,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
此外,胡文虎在祖国内地还先后捐资兴建了十余所医院,包括南京中央医院、福州福建省立医院、厦门中山医院、汕头医院、广州广东军医院等。
20世纪上半叶,鉴于祖国体育事业长期落后,为雪“东亚病夫”之耻,胡文虎曾多次捐建体育场所,支持体育竞赛,以此推动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除赞助体育团体的建设和活动经费外,他也独资修建体育设施,如福州体育场、海南岛海口白沙游泳场等。胡文虎还赞助了上海于1935年举办的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并亲率华侨运动员回国参与体育比赛。
胡文虎对祖国故土怀有深厚的情感,他同广大海外华侨一样,长期关心祖国的建设与发展。除了上述公益领域,胡文虎还在祖国建设了安老院(养老院)、孤儿院多所。此外,还捐款兴办了收容流浪儿童的上海儿童教养所、广州儿童新村等。新中国成立后,胡文虎积极联络国内开展慈善事业。他曾认购公债2万份,捐赠港币13万元,为广州儿童教养院修建礼堂一座。
海外兴学
胡文虎在海外兴学,主要集中在新加坡。1935年独资创办新加坡民众义务学校最为有名,这所学校为当时南洋唯一设备完善的义务学校,惠及广大华侨贫寒子弟。胡文虎捐资助学本着“畛域不分,一视同仁”的原则,对需要帮助的华文学校,基本上采取“凡有请求,辄不悛拒”的态度,都会酌情加以赞助。
国内助学
在中国国内,胡文虎曾捐助过上海大厦大学、岭南大学、广东中山大学、福州福建学院、厦门大学以及广州仲恺农工学校、上海两江女子体育专门学校、汕头市立第一中学、市立女子中学、私立迥澜中学、海口琼崖中学、厦门大同中学、厦门中学、双十中学、中华中学、群惠中学等院校。
在捐建国内小学方面,胡氏的计划更加宏大,他以“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为职志”,于民国24年(1935年)宣布捐款350万元,10年内在全国各地建立1000所小学。到抗战爆发前,全国已建成300所小学,其中福建70所。兴建这些小学时用去经费150万元,余款200万元他全部认购了“抗日救国公债”,希望抗战胜利后将此款继续兴建小学,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币值大贬,胡文虎建千所小学的宏愿无法实现。
捐建校舍
1938年,胡文虎在福建各地捐资建设百所小学,为此福建省政府专门成立了“胡文虎百所小学建筑委员会”,确定了各县市区建筑地点。有福建省档案馆藏有关档案的名册、名单等。
慈善赈灾
“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胡文虎热心于赈灾济难事业。虎标集团把慈善事业写进公司章程:永安堂每年必须拨出盈利的50%用作慈善公益。抗战期间,胡文虎积极支援救国救民的运动,大量捐献虎标药物给前线战士和后方难民,捐巨款建造残废军人疗养院,捐助难童收养所,出资支援各项救伤救难的活动,其参与救亡之数约有三十八次之多。
1938年厦门沦陷,福建严重缺粮,胡文虎立即集资组织公司在海外购大米10万多包,运往漳州、泉州,平价上市;同年冬,捐款1万元,作为香港救济难民委员会费。在爱国观念不敢后人的思想支配下,他还多次捐款,为救济祖国难民儿童做了许多好事。
客家功勋
胡文虎自小受客家文化熏陶,其家庭教育以及所读的中国古典名著亦对其产生了不小影响,胡文虎幼小的心灵中早已根植“客家精神”,种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说:“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自我得之,自我散之。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便是其“人为本,财为用”经营理念的真实写照。
作为客家世纪旗帜,胡文虎在推进客家研究、弘扬客家精神方面亦留下为世人称道的历史功勋。胡文虎是香港崇正总会创始人。当时,这一世界性的社团组织不叫客属,而叫崇正,即客家人崇尚正义的意思。胡文虎以最大的热情倾注在崇正总会。所有的经费均是由他开设的香港“永安堂”支付。同时,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创始人亦是胡文虎,负责亚细安(东南亚)客家人的联谊组织活动。胡文虎当时考虑,“崇正”两字不通俗,人们难于理解这是客家人的社团组织。所以后来就叫“客属”。从“南洋客属总会”成立后,全球各地客家人社团几乎都冠“客属”,极富创新意识。
胡文虎很有历史性的目光,他感到一个族群,一个民系,一个民族,必须有一个学术研究机构。不然再辉煌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渐渐也让人忘却了。他创办《星洲日报》及星系报业,其中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记录历史,特别是记录“南洋客属总会”的历史。但是,胡文虎又感到,我们客家人当年南迁的伟大历史,至今未有一部有分录的学术论著产生。他当即增拨巨资,邀请一大批专家学者投入客家研究工作中。其中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教授业绩最大,他在此长期历史研究中发现了客家人五次大迁移这一悲壮的史实,撰写《客家源流考》《客家研究导论》《客家的分布及其自然环境》等等研究论著,开拓“客家学”研究先河。
胡文虎的一生都在贯行“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人为本,财为用”的哲学理念。后来,他在香港崇正总三十周年纪念特别刊物上作序指出:“我客家人士,既因故土硗壤养成勤劳善思,英迈创业精神……”“客家精神就是刻苦耐劳,刚强弘毅、刻苦创业,团结奋斗。
历史评价
毛泽东:“全体海外侨胞,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抗战”。
周恩来:“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
朱德:“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亲密地团结起来,为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华而奋斗到底!”
叶剑英:“民众喉舌”。
蔡廷锴题词:“胡文虎君,热心救国,急难同仇,令人振奋。”
习近平:“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人”。
吴泽:“爱国侨领,汉史留芳”。
亲属关系
父亲胡子钦,是早年从故乡出洋谋生的中医,在仰光开设一间中药铺,取名永安堂。胡文虎兄弟三人,长兄文龙,早年夭折,幼弟名文豹。
胡文虎共有四位妻室,元配郑炳风, 在槟城结婚, 庶室陈金枝在仰光迎娶, 黄玉谢在槟城成亲,邱秀英在香 港纳娶。
共有七个儿子,即胡蛟、胡山、胡好、 胡一虎、 胡二虎、 胡三虎、 胡四虎。
二个女儿, 即胡仙、 胡星。
社会纪念
1983年国家落实政策将胡氏家产归还胡氏家族后,胡文虎基金会先后两次共拨款478万元对永定下洋中川虎豹别墅进行修缮。1988年秋,历史学家吴泽专程访问胡文虎故居,挥毫题词“爱国侨领,汉史留芳”。1994年,胡仙博士代表胡氏家族将下洋中川虎豹别墅捐献给永定县人民政府,开辟成“胡文虎纪念馆”,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题写馆名。2017年9月,胡文虎纪念馆被确认为第五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坐落在市区民族路的胡文虎大楼(即“永安堂制药厂旧址”)是胡文虎于1927年独资建设的,也是汕头开埠以后第一座最高的洋楼,以中西合璧的新颖造型和恢宏壮观的独特气势,成为当时汕头一大建筑景观。
2016年2月13日,由永定区委区政府、海峡世纪影视传媒公司与福建荣宇传媒共同制作的纪录片《胡文虎传奇》将分上下两集在福建海峡卫视《客家人》栏目播出。这是一部追忆客家荣光的纪录片,集中讲述了胡文虎从商、办报、慈善以及爱国义举等故事,展现他一生爱国爱乡的志向和作为华商首领的风范。
慈善基金
1993年,胡仙在福建成立了胡文虎基金会(福建),主要承担胡氏家族在闽粤两地的慈善事务。胡文虎和胡仙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之后,都为慈善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从商业到慈善,体现的是胡家两代侨商回报社会的热忱。基金会成立以来,已经在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兴办公益事业3000多万元。199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碑表彰胡仙爱国爱乡、热心社会公益的精神,向胡仙颁发金质奖章及证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2 11:4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