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花鼓是流传于陕西省
渭南市
华县下庙乡的传统
民俗舞蹈,因表演时
鼓手身后背一个扇形花架而得名。又因鼓手击鼓时双脚不停左右横移,有轻微蹦跳之感,故又称“
踏鼓”或”蹦鼓子”。华州背花鼓经历千年的演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背花鼓的表演再不是祈神求雨,而是以群众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表现在民间,更是劳动人民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的展现。
寝演者
背花鼓寝演者均为男性,其中包括鼓手二十四人,敲马锣者二人,敲大锣者二人,另有两位击大铙者。舞时均头扎白毛巾(结扎
额前),穿对襟白上农,黑长裤。除两个执大锣者外,其他人均边跳边击,步伐单一有力,舞资古朴粗犷,音韵浑厚铿锵,情绪奔放,舞至高潮时,表演者随着动作节拍连续放声呼喊着“啊—哦!”,更增添表演的强烈气氛。
建国前,背花鼓是当地群众于每年
农历三月初去华山求雨“取水”队伍中的仪仗。建国后,“取水”活动虽已停止,但背花鼓却作为民间社火保留于
春节活动中。
历史背景
华县,
西周时为
郑国地,
汉、
唐时属京兆管辖,其后一直为州府之地,俗称“古华州”。下庙乡因原有一古庙,与华山脚下的
西岳庙相对,西岳庙用上,古庙居下,故而习称为下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下庙都要举行盛大庙会。会期延续六七天,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由主事村社的会长,带领三人到华山西峰下的玉井取“神水”。取水时一个背着竹篓,篓内装着香表,手提马锣开道,其他两人手持白瓷小水瓶随行。至华山脚下玉泉院的庙内,会长率取水者烧香敬神后,将瓷瓶装满泉水,再将两个瓷瓶系在用鲜松枝搭成的三角形支架上,轮换背着回来,取水者到达华县城东十里处,众村社群众就鸣放
鞭炮,敲锣击鼓,夹道欢迎,并组织“抬神楼”和八名拜水童子开道,其他社火依次相随在取水者身后。此时,背花鼓成两路纵队跟随
社火舞队边走边敲。迎水队伍进村后,将盛泉水的两个瓷瓶安放庙中大殿的神像前,就开始在庙前广场上唱社戏,耍社火,背花鼓也在庙前广场表演。嗣后,庙会即开始进行物资交流,商品交易。据1948年《华县县志·礼俗》卷中所记:“演大戏酬神,为千百年所遗留,逐成社会习俗者,莫如冶城北下庙镇,三月八、八月八西岳庙会。商货麋集,演大戏数日,事先向华山取水,届期社众迎接,锣鼓喧嚣,历年传为盛事。”说明下庙乡去华山取水的习俗,由来已久。背花鼓的表演很有特色,尤其是鼓手背花上的装饰鲜艳夺目,并随着人体的前俯后仰而前后晃闪,犹如
孔雀开屏。鼓手们所握的圆粗木槌也不同一般。表演时,“大八字步半蹲”左右连续横移,形成了背花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区域及地理环境
华县位于关中东部、渭河下游,地处东经109°36′至110°2′48″,北纬34°12′27″至34°36′27″,面积为112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人口36万。东临华阴,西接渭南,南依莽莽秦岭,北临滔滔渭河,距古城西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而过,为关中与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通化门前第一州”之称。现代化的通讯、交通极为便利。
华县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数十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遗址,彰显着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历史,创造文明的轨迹。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庶弟姬友为桓公,在此建立了郑国。春秋时,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秦国在此设置郑县,为本县设县之始。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郑县设东雍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雍州为华州,此后直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州府,改华州为华县,沿袭至今。在长达1360年的历史岁月中,华县一直是华州州治的所在地,自周迄唐均为京畿重地,向为文明的礼仪之邦。历代以来,贤哲代有人出,涌现了以唐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清末民初教育思想家杨松轩,现代著名学者杨钟键,革命先驱潘自力、高克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历为“人文鼎盛之区”。境内地貌复杂,山、川、塬、滩交错,六山一水三分田,资源丰厚,富庶丰饶。素有“百二胜地,天府之国”的称谓。古时华州,伴随着长年的军事活动,使这里成为各地能工巧匠交流技艺的场所,制革、竹编\u94c1器制造等手工业,手工艺十分发达。同时,军事活动也带来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多种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汇、共生,形成了华州地区多元的、开放的文化和艺术氛围。
华县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多姿的传统手工艺和淳朴的民俗传统,为华州背花鼓艺术的发生、发展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州背花鼓俗称“蹩鼓子”,流行于陕西省华县北部下庙镇的东甘、西甘、康甘村一带,该地地处渭河之滨,土地平坦肥沃,非常适宜农业耕种。总面积48.5平方公里,镇辖21个村民委员会,110个村民小组,65个自然村,5943户,24461人,其中农业人口23971人,耕地面积48848亩。
解放后,每逢农历三月初八、八月初八的古庙会仍旧保留,每次上会人数有1万余人,盛况空前。
基本内容
华州背花鼓,因当地方言称“跳”为“bie”,故该舞在华县群众中又称为“蹩鼓子”。
背花鼓作为一种民间祭祀性群舞,表演者均为男性,主要是背花挎鼓的年青人。主要表演者扎一种巨型扇面五彩舞饰。挎鼓于腹前,双手击之而舞。舞姿粗犷原始,舞步多以跳为主要特征。背花随着舞者的跳动和舞姿的变化,如孔雀开屏,似旌旗飘荡。配以鼓声、锣声和演员节奏强烈粗犷豪放的呼啸声,声威雄壮,有排山倒海之势,现场气氛庄严而狂热。
基本特征
背花鼓表演的艺术风格和特征。费秉勋先生早已在他的《古舞丛说》一书及《雩舞·桑林舞管考》一文中,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费先生说 “雩之祭,有舞有号。”也就是说在祈天求雨舞蹈的同时,表演者口里不停地发出呼号,背花鼓在表演时,表演者曾多次连续的“阿唔!啊唔!”齐气大喊,形成一种若颠若狂的阵势和气氛,这与周代“雩舞”的舞号很为相似。虽然老艺人们至今说不清这喊声的由来,但每次表演时大家都必须喊,这已经成为定规。由此推理,这种呼喊,很可能就是周代“雩舞”号的延续。
主要价值
1、“华州背花鼓”历史悠久,从汉代开始,以舞蹈的形式流传至今。最初,该舞是民间的祭祀求雨活动,表演时呐喊的号子,舞蹈的步法、程式均有殷周“雩舞”的风格。服饰沿袭了东汉末年“
黄巾起义”黄巾军的服装形式,更显表演队列的雄伟庄严,表演过程中鼓声雄壮、声威浩大、盛况空前,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2、华州背花鼓经历千年的演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背花鼓的表演再不是祈神求雨,而是以群众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表现在民间,更是劳动人民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的展现,所以,华州背花鼓又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
濒危状况
背花鼓的传承艺人,仅有七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年事已高不能倾力表演。当地年轻人出外打工者居多,几乎无人愿主动学习。2004年春节虽多方努力组织人员排练,到县城表演过一次,但规模较小,难以体现该舞特色。后继乏人使背花鼓处于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