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小凹
胃小区表面的凹槽
全部胃粘膜表面,有很多小沟,交织成网状,将胃粘膜表面分隔成直径1~6毫米的小丘,叫做胃小区。用放大镜观察时,可见每个胃区表面,有很多小凹,叫胃小凹。胃小凹平均宽度为70微米,深200微米。胃腺即开口于胃小凹的底部。有人计算每平方毫米的胃粘膜约有62个胃小凹,整个胃约有300多万个。一般一个胃小凹的底部有3~5条胃腺共同开口。
形态分布及特点
在放大内镜下的胃小凹基本分型中,
A型:呈圆点状小凹,主要分布于正常和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体及胃底黏膜;
B型:呈线状小凹,主要分布正常的胃窦黏膜和浅表性胃炎的胃窦黏膜,表现为分支弯曲的线网状形态,正常胃窦分支弯曲较少,而浅表性胃炎的胃黏膜由于炎症、水肿的存在,小凹变得迂曲、延长,分支弯曲可以增多;
C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小凹,主要存在于轻度或中度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以及部分伴有轻度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在放大内镜相同的放大倍数下,小凹较B型显得粗大,分布较为稀疏;
D型:斑块状,主要分布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以及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表现为较为粗大的小凹所围成的斑块状或网格状形态;
E型:绒毛状,主要分布于重度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形似肠绒毛样改变。
除上述5型基本胃小凹形态外,在正常的胃窦体移行部及胃角可以因为A和B型相互交叉、过渡或移行而呈短棒状小凹形态。对于大致正常的胃黏膜或轻度慢性胃炎患者,在进行放大胃镜由胃窦向胃体连续观察时,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由线状-短棒状-圆点状顺序过渡移行的表现。
临床意义
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小凹形态,以小凹增宽而稀疏为特征的稀疏而粗大的线状小凹形态学改变。萎缩性胃炎所伴有的上皮与腺体的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是导致胃小凹形态及宽度改变的主要因素,胃小凹宽度的变化可能有助于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判断。
相关疾病
1、胃黏膜隆起性糜烂又称隆起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特征的胃黏膜病变,其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过敏引起的免疫变态反应有关,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局部黏膜上皮高增生活性的瘤性病变,部分有恶变可能。近年来高清晰放大内镜应用于临床,这种可上百倍放大的新型内镜实现了对消化道黏膜细微结构的观察。
2、有研究者认为,E型黏膜100%伴有肠上皮化生,有结果显示,E型黏膜如同C、D型黏膜一样,在病理上具有重叠性,其中79.41%为肠上皮化生,而13.7%仍属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病变。F型小凹胃黏膜在放大内镜下表现为小凹结构模糊不清、排列极不规则、消失,或呈小的凹陷状及细颗粒样,此型黏膜糜烂面通常无C~E型样的钵形胃小凹缺损区,而表现为糜烂面粗糙,或呈颗粒样增生、无特殊结构样改变,糜烂面与其周边界限不清,周边小凹常呈排列不规则或松散的E型。F型胃黏膜的出现常提示隆起糜烂已有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5%。而40例中、重度异型增生的F型黏膜表面,57.5%同时呈现出不同程度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表现为糜烂黏膜表面分布有不规则、粗大、紊乱的毛细血管。故应认为F型黏膜为癌前病变较为典型的细微结构改变。
SAKAKI进一步将胃小凹分为:将胃小凹分为6大基本类型:A型:圆点状小凹;B型:短小棒状小凹,表现为排列较为紧密规则的短线棒状形态,可出现迂曲、延长或分支;C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小凹,较B型稀疏而粗大;D型:斑块状小凹,小凹扩大、迂曲相互连接而形成斑块状、网格样外观;E型:绒毛状小凹,形似于肠绒毛样、指状外观;F型:小凹结构模糊不清、消失,排列极度不规则或呈小的小凹状及细颗粒样表现,糜烂面的钵形缺损与周边界限不清,或缺损区内呈现出颗粒状隆起及不规则粗乱毛细血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8 15:49
目录
概述
形态分布及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