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
肿瘤治疗
肿瘤药特点:①均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增殖周期中各期细胞均有作用。②它们的化学结构差异较大,从而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③缺乏组织细胞选择性,尤其是对骨髓作用更为明显。 药理作用: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其特点为在体外无效而进入体内后有效,因此对培养的肿瘤细胞无细胞毒作用。它还兼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分类:1.铂类、2.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3.抗生素类、4.抗讯号转导药、5.抗肿瘤辅助药、6.抗肿瘤抗体药、7.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类、8.拓扑异构酶抑制剂、9.烷化剂、10.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药品作用
作用:给肿瘤患者一个寻找药品的平台,探讨肿瘤用药的空间。
过度治疗
日前,市人民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三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的肿瘤专家对记者表示,肿瘤患者过度治疗现象仍然存在,科学合理化治疗刻不容缓。
据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肖琅介绍,肿瘤过度治疗一方面表现为滥用进口药,另一方面表现为剂量过大。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李维廉教授也提出,对癌症的治疗方法认识应端正,该用哪种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来定,如是早期可手术、放疗或化疗;若是晚期又发生了转移,就 不宜手术,若非要手术,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生存质量。由于过度治疗,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死亡率十倍于65岁以下的人。患者经放化疗后,身体日渐虚弱,而肿瘤却没有明显变化;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便秘;放化疗周期没有完成,病人已经无法承受,这些都是肿瘤过度治疗的表现。
把肿瘤当成慢性病对待的“带瘤生存”疗法,使癌症治疗出现质的飞跃——癌症治疗不再“除恶务尽”
随着人瘤共存话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记者采访了大量肿瘤专家,这些专家已达成共识:带瘤生存并非神话,应把肿瘤当成慢性病对待。他们提醒患者,癌症不等于死亡,“中西医结合”治癌有着明显作用。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会长周岱翰介绍,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 ”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 一方面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一方面引入抗癌药物帮助杀死癌细胞。病人体内抗癌和致癌的力量达到平衡时,会出现“人瘤长 期共存”,而病人生存质量提高的现象。
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李维廉教授介绍,肿瘤在原位癌时期发现较为困难,但治愈率可达99%,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浸润性导管癌阶段,这一过程 历时大约两年半时间,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这一划分,一方面提示人们在肿瘤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应该加强预防工作,不应局限在CT、胸片等日常 检查上。
有关部门对肿瘤高危人群的普查工作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这种划分使治疗也出现了质的飞跃。2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 标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病变扩展(PD)。
经典的肿瘤治愈概念认为,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唯一条件是各种治疗手段所 能达到的无癌程度,换句话说就是治疗癌症必须杀灭或清除最后一个癌细胞,为此人们曾经追求扩大根治的手术、强化或冲击化疗、根治性放疗等,然而往往事与愿 违。
据天津胸科医院肿瘤科钱红玉主任介绍,迄今为止,上述治疗所能达到的最高疗效仅仅是临床治愈,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患者治疗后普 遍出现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继续治疗而死亡。把肿瘤当成慢性病对待,使癌症治疗出现了质的飞跃,肿瘤专家提出了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应以“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为目标进行综合治疗。既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可以“带病生存”,肿瘤患者也可以“带瘤生存”。
中西医治癌
我国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已经明显提高,上世纪80年代初期,肿瘤患者经治疗后,可以生存5年 以上的只有19.81%,到2000年,5年生存率已提高到35.64%,增长幅度达80%。2006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数据显示,天津 地区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40%。生存率的提高提示人们,肿瘤综合疗法越发显出效果。
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医药对放化疗具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在治疗 恶性肿瘤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中医药立体疗法治疗癌性发热、癌性疼痛、癌性胸腹水等肿瘤并发症的临床研究,采用不同途径给药、针药 结合、内外并举的治疗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综合疗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局部治疗、生物抗癌疗法、 中医药治疗等。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局部放疗联合小剂量化疗及免疫增强剂、中药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上有着独到的优势。中医药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可全 面调节身体内环境和平衡,为人体对肿瘤的控制功能重新建立提供了条件。中西药配合治疗肿瘤有了较好的疗效,在放化疗的后期 使用中药扶正能提高远期疗效,提高放化疗的完成率。
中医治癌
现代医学治癌之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放射疗法与化学药品疗法,虽取得一定疗效,但除手术切除外,其毒副作用对人体的损害既多,疗效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用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无论是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和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还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都有一定的效果。
很多晚期的癌症病人,因服用以毒攻毒药物而受到癌症病毒及药毒的痛苦折磨,故决心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扶正培本的治疗法则,而不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提出中医无毒抗癌的研究。癌症的形成主要是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我们完全可用正治的方法:气滞血瘀,则采用治血化瘀法;痰凝结毒,则以消痰散结,清热解毒法;癌症病人多因正衰邪盛,故采用扶正培本法,以善其后。
个体化治疗
医生要根据肿瘤的生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特点,从染色体、DNA和RNA以及蛋白质水平上全面了解肿瘤特定的基因和分子改变,然后选择最佳的用药。因此肿瘤患者的个体化医疗要求病理医生提供更多的肿瘤的信息。相比以前只需要提供肿瘤的形态病理学信息,病理医生还要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原位杂交、基因序列分析、基因重排和microRNA等技术提供肿瘤的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信息。
肿瘤的个体化医疗时代要求医生量体裁衣,对号入座。基因是医生们尤其是病理医生的生命线。
常见药品
1.铂类;
2.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3.抗生素类;
4.抗讯号转导药;
5.抗肿瘤辅助药;
6.抗肿瘤抗体药:
7.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类;
8.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9.烷化剂;
10.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11.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12.影响微管蛋白的药物;
肿瘤药发展
在环境污染、老龄化程度加深、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肿瘤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带来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快速增长,在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国内优秀的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抗肿瘤药物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抗肿瘤药物行业中的翘楚!
现代抗肿瘤药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40年代。40年来,经过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他们从几十万种合成物、天然产物以及发酵液提取物中,已经获得100多种对动物肿瘤有效的化合物,其中100多种经临床使用证明有效,初步满足了部分肿瘤的治疗需要。 在这些抗肿瘤药物中,40年代出现的不过少数几种,主要是烃化剂氮芥和抗代谢物甲氨喋吟等。进入50年代后,烃化剂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开发领域扩大,抗肿瘤抗生素放线菌素D和植物抗癌药长春碱相继出现。60一70年代,在烃化剂中出现了能通过血脑屏障、可用于脑瘤的卡氮芥,抗生素中出现了博莱霉素、阿霉素等各具特点、疗效较好的抗癌新药,同时抗代谢物及天然药物等等也都有新的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宝贵的中医药宝库和民间用药经验。科研人员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同时尽量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研资料,在不长的时间内,不仅能生产大多数国际上常用的抗肿瘤粼而且还从中草药中发掘出不少抗肿瘤药,并创制了一些有效的化学抗癌药物,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抗肿瘤用药问题作出了贡献。
2012年10月8日,新一轮的药品降价开始正式实施,主要涉及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的药品。这并非抗肿瘤药物第一次降价,早在2006年我国针对肿瘤药物进行过两次调价,共涉及99种抗肿瘤药物。从短期来看,药品降价势必会对相关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药品价格的下降会倒逼企业加强研发,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
药品价格下调其实并非医药行业的新鲜事,此次却被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在于抗肿瘤药、免疫调节药和血液系统这三类药物均具有重大疾病用药多、价格高、技术含量高以及属于原研药,进口药居多等的特点。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此三类药是较晚涉及降价的类别,且此次17%的平均降幅也低于市场预期,下一轮降价的预计幅度或将较高。
肿瘤药物行业研究小组认为,国内抗肿瘤药物企业无论是在研发技术阶段还是抗肿瘤药物的种类上,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均还较大,行业企业多以生产仿制药为生,市场竞争原本已非常激烈,利润和原研药企业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在药品降价的压力下,企业的盈利空间会进一步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新药研发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势在必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12 09:32
目录
概述
药品作用
过度治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