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肸,汉语三级字,读作肸(xī),部首为月,其本义为散布、传播。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未集下】【肉字部】肸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4
唐韵》羲乙切《集韵》《韵会》《正韵》黑乙切,𠀤欣入声。《说文》响布也。从十从䏌。《徐曰》䏌,振䏌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肸蠁布写。《注》肸蠁,盛作也。
又《扬雄传》芗呹肸以掍根兮,声駍隐而历锺。《注》言风之动树,声响振起众根,合同駍隐,而盛历入殿上之锺也。根犹株也。《左思·蜀都赋》景福肸蠁而兴作。《注》韦昭曰:肹蠁湿生虫,蚊类是也,大福之兴,如此虫腾起矣。
又《正韵》佛肸,大貌。
又人名。
又西域名。《前汉·西域传》四曰肸顿䎏侯。
又人名。公孙肸,郑大夫。见《左传·襄三十年》。
又《前汉·功臣表》疆圉侯留肸。
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许讫切,音迄。
又《集韵》显结切,音𡘐。义𠀤同。
又《集韵》兵媚切,音祕。邑名。在鲁。《史记·鲁世家》作肸誓。《注》鲁东郊之地名。《尚书》作费。 通作肹。
音韵汇集
方言汇集
[粤 语]:jat6
参考资料
.汉典.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02 20:36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