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凯西
美国作家
肯·凯西(1935年9月17日—2001年11月10日),男,,作家、嬉皮士,作品有《Sometimes a Great Notion》。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肯·凯西1935年9月17日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毕业于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肯·凯西是一个垮掉一代作家、一个不折不扣的嬉皮士,凯西年轻时曾在斯坦福大学学习写作,当时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病研究所在搞一项实验——迷幻药物研究。由于参加试验者每天可获得75美元报酬,凯西便自告奋勇加入了试验者行列。正是这每天75美元,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摇滚乐进程、表演方式和对摇滚声响的审美标准。
这次实验让凯西着了魔,他不久又回到医院,不过第二次的身份是清洁工,他隐蔽的身份使他有机会从实验室里偷出迷幻药拿回家做实验。有时他服药后回到医院继续工作,在幻觉下,他走进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小说《飞越疯人院》的由来。小说中的麦克默菲实际上就是他自己。
凯西对迷幻药物的兴趣与日俱增,最初还是局限在那些垮掉一代的小圈子里,随着嬉皮运动兴起,凯西的迷幻实验渐渐派上了大用场。凯西喜欢摇滚乐,他经常开一些迷幻Party,一边服用LSD这类致幻剂,一边听摇滚乐。当这种迷幻摇滚逐渐盛行,乐手们才发现,当时的效果器音色变化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各种仿迷幻效果的吉他效果器应运而生,并被广泛使用。1965年以后的摇滚乐突然变了样,音乐变得越来越混浊,声响变得越来越模糊,哇音、发嗞、延时效果在演奏中被大量使用,这就是迷幻摇滚。先锋作曲家家约翰·凯奇对噪音曾有过这样的评价:“无论你在何处,你听到的大都是噪音,当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在打扰你,当你聆听的时候,发现它奇妙无比。”这是凯奇关于噪音美学的相对论,迷幻噪音仅仅是凯奇噪音概念的一种,在摇滚乐中却起到颠覆传统音乐美学的作用。
电子合成器的出现同样和迷幻音乐结合在一起,80年代在芝加哥出现的HouseBeat为电子界迷幻音乐承传下一条脉络,当英国的“石玫瑰”乐队用精致、优美的旋律把HouseBeat转化成一种怀旧色彩新浪潮音乐时,迷幻音乐借电子乐潮流在90年代借尸还魂,超低中音的音箱为那些“磕药”的迪厅常客创造了一种新的迷幻境界——狂喜。
但狂喜总是暂时的,一个宁静的时代,人们想通过药物来给自己制造混乱;一个混乱的时代,人们又要通过药物来给自己制造片刻安宁,说来说去都是逃避。但像肯·凯西这样把逃避演变成文化高度的时代再也不会有了。
个人作品
肯凯西作品包含电影剧本,短篇故事及散文。其小说作品包括:
参考资料
飞越杜鹃窝介绍.豆瓣读书.2008-8-8
肯·凯西与迷幻摇滚.一碟沉香.2011-08-2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1:14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