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疾病名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一种少见病,好发于2岁以下的幼儿,成人较少见。
分型
病因
发病原因
肠套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目前婴幼儿肠套叠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属于原发性约占90%以上,继发性约占2%~5%。
原发性多见于儿童,具体病因不明,原发性肠套叠由于肠管没有明显的发生病理变化,由于小儿的肠蠕动活跃,对于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小儿可因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另外,新生儿回盲部系膜在出生后数年内逐渐固定,但如果系膜过长、松弛,会导致回肓部游离度过大,可能是肠套叠发病的解剖因素。
小儿发生肠套叠可能是因为感染、肠道发育异常、息肉等原因导致的,但少数小儿的肠套叠有明显的机械因素,如梅克尔憩室、息肉、肿瘤、过敏性紫癜等作为诱因,进而成为肠套叠起点。而成人通常由肠道克罗恩病、盲肠炎肠道息肉脂肪瘤间质瘤纤维瘤、腹部手术史、结核等病变导致。但是继发性肠套叠常见于成人。
诱发因素
一些诱发因素也可能会引发肠套叠,比如遗传因素等,如果父母或近亲患过肠套叠宝宝的遗传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发病机制
有些触发因素也可导致肠蠕动的节律发生紊乱,从而诱发肠套叠,比如饮食、改变腹泻等。另外,病毒感染可引起末段回肠集合淋巴结增生,导致局部肠壁增厚,甚至还可能会突然肠腔,当肠道受病毒感染后蠕动增强而导致肠套叠。
流行病学
发病率
以2岁以下者居多,尤其是肥胖儿多见,占所以病例的90%以上,男孩发病率多于女孩,约为3∶1~2∶1。
流行情况
肠套叠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所以与胃肠道病毒感染流行季节相一致,以春季多见。
死亡率
一般对于儿童性肠套叠诊在肠管发生坏死前进行有效的复位,一般预后良好,多不会导致死亡。但是一旦发生坏死,如果不尽快的切除坏死的肠管,就有可能会增加死亡率。
复发率
还有5%~8%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复发的现象。
症状
早期症状
儿童早期症状及表现包括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包块等,成人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包括腹痛、呕吐、血便等。
常见症状
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等。
临床表现
一般急性肠道炎可出现腹痛、呕吐、便血、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但是随着病情的延长,病情加重出现,肠坏死或者是腹膜炎时可能会有严重脱水,高热嗜睡,昏迷及休克等中毒症状出现。
多见于成人,可表现为急性的阵发性绞痛,也可以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的慢性隐痛,腹痛时上腹或脐周可触及肿块。
伴随症状
有一些婴幼儿还可能会伴有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拒食等症状。
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应前往儿科 普外科、急诊科就诊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检查
一般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需要进行体温、血压、脉搏等基础体征的检查,还需要进行腹部叩诊。
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等。
常用的为腹部B超、钡剂灌肠。腹部B为常用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肠套叠的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确定诊断。超声探查腹部时重点在右下腹、回盲部、结肠肝区及脾区。发现有可疑声像时应多个方向探查分辨。肠套叠的声像图表现横断见环状低回声区包绕高低相间的混合回声区,或呈一致性高回声的圆形中心,即“同心圆”征;纵切:声像与横切类似,其套入端呈圆头结构周围为低回声区,即“套筒”征,近端肠腔扩张。钡剂灌肠可以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进行复通整复。在空气灌肠前先作腹部正侧位全面透视检查,观察肠内充气及分布情况。
相关检查
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CT、X线、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直肠指诊等检查。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梅克尔憩室出血等。
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洁、暴饮暴食等原因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胃肠道引起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脱水等症状。一般可通过B超、大便常规、血常规等进行鉴别。
细菌性痢疾多见于夏季,常有不洁饮食史;早期即可出现高热,体温达39°C或更高;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常规见到大量脓细胞,如细菌培养阳性, 即可确诊
梅克尔憩室出血一般可表现为突然发生。便血量往往很多,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出血时并无腹痛或仅有轻微腹痛。但梅克尔憩室也可引发肠套叠,与原发性肠套叠很难鉴别,多在手术中发现。
治疗
急性肠套叠是一种急腹症,不及时的治疗,有可能会危及生命,一旦确定后,需要及时的进行复位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肠套叠一般没有特异性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患有肠胃炎之后,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处理,有可能会引起肠坏死,肠穿孔情况严重,时可导致腹腔感染及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这个时候需要采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比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
非手术疗法
常用的方法为灌肠疗法,包括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复位。
手术治疗
对于患有肠套叠者,如果超过了48~72个小时,或者是病变的时间不长,但病情比较严重,尤其是存在可疑的肠坏死或者是穿孔以及小肠型肠套叠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般多需要根据全身情况,套叠肠管的病变程度,选择手术的方式,包括肠套叠手法复位、肠切除吻合术、肠造瘘术等。
物理治疗
不采用。
中医治疗
肠套叠在中医上常见于乳食积滞型肠套叠、温热内蕴型肠套叠、气滞血瘀型肠套叠等,一般可采用消乳丸加减、大承气汤加减、少腹逐瘀汤加减等方剂治疗。
预后
治愈性
严重性
需要注意的是,肠套叠很难自行复位,不及时的治疗情况未及时还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另外有部分患者还存在复发的可能性。
并发症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引发肠管坏死、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
预防及日常护理
预防
想要预防肠套叠的发生,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尤其是要去除一些诱发因素,具体情况如下:
日常护理
对于肠套叠的患者平时还需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尤其是手术后,包括注意饮食、注意休息、注意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密切观察意识状况等。
1、注意饮食:肠套叠做完手术后,消化系统还没有恢复正常,此时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多吃一些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羹、烂面条、蔬菜粥等。等到身体好转后适当补充蛋白质,但尽量不要吃太油腻以及热性的食物。
2、注意休息:要充分的休息,环境尽量安静,有助于身体恢复。
3、注意伤口清洁干燥:对于手术后的患者伤口要定期更换药物,不要太早沾到水,避免引起感染。如果出现伤口发炎化脓等情况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4、密切观察意识状况:对于手术后的患者,术后24小时家属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况,包括生命体征、伤口有无渗血。
发展史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在病因研究方面,虽然肠套叠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经发现了一些可能的诱因和风险因素,如饮食改变、食物刺激、局部解剖因素、植物神经因素、痉挛因素、回肠末端集合淋巴小结增殖肥厚、病毒因素、免疫反应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
肠套叠的症状主要包括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腊肠样包块,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进行诊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肠套叠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目前,肠套叠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疗法(如空气灌肠、钡剂灌肠等)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的成功率已经显著提高,而手术死亡率则不断下降。
肠套叠的发展史涉及从定义分类、‌症状诊断到治疗和流行病学等多个方面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肠套叠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早期,对于肠套叠不了解,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比较高。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了解到肠套叠的相关治疗,当儿童或成人出现明显的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时,会及早的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可以更好的改善预后。
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针对肠套叠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通过研究小儿肠道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方法,有助于深入的了解婴幼儿急腹症的发病规律,病理生理的机制,可以更好地为临床提供科学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55
目录
概述
分型
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