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指形象表面的
纹理。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肌理构成即指将不同物质表面的肌理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构成设计。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肌”——皮肤; “理”——纹理、质感、质地。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物理属性,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肌理形态。例如,干和湿、平滑和粗糙、软和硬等,这些肌理形态,会使人产生许多感觉。例如,有些物体表面给人感觉柔软,有些感觉粗硬,有的则是给人细腻的感觉。我们甚至可以使肌理或材料的特征异化,例如在冰;令的大理石上打造一个细腻的人体,使原本冰冷的石头透出人体肌肤的温暖感。我们在平面构成中把肌理的触觉带入作品,让肌理成为一种特殊的平面语言,以此带给人们更多的心理暗示,唤起人们对作品的共鸣。
(1)视觉肌理:这种肌理用眼睛就能看到,是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肌理表面通常是平滑的,因而用手触摸通常感受不到。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大理石纹,视觉上可以看到大理石上有多种肌理,而实际触摸时感觉却是相同的。平面构成正是利用这些视觉肌理特征,模拟触觉体验,给人造成一种视错觉。
(2)触觉肌理:通过人的直接触摸就可以感知凹凸。我们常常通过触觉得到感受,然后用平面造型表现出来,从而
强化材料的敏感特征,最终透过这些触觉感受表达作品的主题。例如,光滑的肌理能给人以细腻、滑润的手感,如玻璃、大理石;坚硬的肌理形态能给人冷酷的力量感,如金属、岩石;木质的肌理能给人纯朴、亲切、自然的感觉。在艺术设计中就可以利用这些特征为画面加上不同的质感,从而贴近主题,表达内涵。
(1)自然肌理: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质的天然肌理构造形态。在自然界中,肌理无处不在,一颗沙粒、一块石头、一片落叶、一根羽毛、一股清泉,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肌理形态,这些肌理都带有巧夺天工的美,都具有返璞归真的魅力。我们只要仔细观察生活的环境,生活就会向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2)人工肌理:当我们对自然材料表面进行改造,改变了肌理的初始状态,就可以创造出新的肌理效果,构成人工肌理。如粗糙的沙子、泥土经过加工可以变为平整的高楼大厦,树木砍伐而成的木头也可以成为不同质地的纸张。
肌理可以采用两类构造方法:即规则构造法和偶然构造法。规则构造法就是运用秩序构成方式,进行平面肌理的构造偶然构造法就是设计者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用吹、撒、弹、压、印、染、刮、粘等不同方法来获取意想不到的、无法重复的肌理效果。常见的偶然构造法的肌理表现方法有手绘法,拓印法,晕染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