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楼,又名魁星塔、文昌阁,当地人称之为文塔,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屏山上璋围北面,原为
新界原居民五大家之一的邓氏家族聚区地的风水塔。
据屏山邓氏
族谱所载,聚星楼为屏山邓族第七世祖宁国府正堂邓彦通所建,有超过600年历史,为香港现存最古的古塔,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亦是屏山文物径的重点古迹之一。聚星楼于2001年12月14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聚星楼原高七层,但后来因风雨侵蚀,上面四层经已在风灾中塌毁,只剩下现时的三层。聚星楼呈六角形,建基于一矮台之上,主要以青砖及麻石砌成。三层的聚星楼约十三
公尺高,最上层供奉着主宰文运、掌管功名的魁星。聚星楼每层均有吉祥的题字,由上层而下分别是“凌汉”、“聚星楼”和“光射斗垣”。
据邓族父老相传,当地立村之时,风水先生曾指出当地依山环水,定必子孙繁衍而千年不衰。唯不足之处是,一、青山尖而高大,旺火为忌,宜多水而济之;二、而西北缺口,北煞伤人,将来邓族文官升堂,自有挡煞之法。但至于何谓“文官升堂”,当地风水先生只答曰:“天机不可尽泄”。
明朝洪武15年(1382年),屏山邓族第七世祖宁国府正堂邓彦通受封,在上任升堂的第一天晚上,他梦见故乡西北角上空星光灿烂,但群星突然落下,聚集于西北的河口。邓彦通梦中惊醒,并想起立村时风水师傅的说话,回顾始祖至他虽已经七代,但总共只有12个男丁,而其中竟有4人早逝。邓彦通心中不安,于是聘请风水师傅谋求挡煞之法。师傅说:“贵村之立村先师果然学问不凡。大人升堂而群星来会,应建楼以聚之,借助于众星,自有雷霆万钧之威而北煞服焉。苟有文笔而无掌笔之才,不为用也!”邓彦通恍惚大悟,于是在此建立了七级浮屠(即佛榙),恭奉文武诸神,挡北煞,镇水灾。果然,邓彦通以后的七代人,发了22个男丁,当中10人另建围村,有几位做了寿官,有两位建了二公祠,有的长寿达八十多岁、九十多岁,邓氏家族在屏山的男丁有1500多人。邓氏在明清两代人材辈出,每能在科举中金榜题名,士人及当官者不计其数,族人相信是塔恭奉的
文曲星庇佑,故族人亦称此塔为“文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