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由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著、经联共(布)中央审定的一部
联共(布)党史著作,全称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历史简明教程》,最初书名是《联共(布)党史通俗教程》,又称《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简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首次出版于1938年10月。
内容简介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分为导言、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
导言主要概括了
苏联共产党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的;联共(布)领导苏联人民经过三次革命最终在俄国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联共(布)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研究联共(布)历史的意义。
正文分为十二章,这十二章是以斯大林所提出的联共(布)党史分期法为基础来写的,大纲与斯大林在1937年初给教科书的编者们的信中所列大纲相差无几,历史跨度从1883年到1937年,叙述了联共(布)如何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讲述无产阶级政党即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在建党方面,布尔什维克同“经济派”、孟什维克、托洛茨基派、召回派、各色各样唯心主义者直至经验批判主义者作斗争,经过了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和理论上的认真准备,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真正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第五章至第八章主要讲述联共(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过程。在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时期,布尔什维克党于1917年领导工人阶级进行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并建立了
工兵代表苏维埃;后来又通过
十月革命建立并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创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第九章至第十二章主要讲述联共(布)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联共(布)领导苏联人民战胜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之后,实行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苏联的国民经济,完成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结束语一共有六条,总结了联共(布)所走过的历史道路的经验教训。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成绩的取得并没有遮挡住国内外强大的质疑声,批评的焦点在于他们认为斯大林的路线和行动违背了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为苏联现实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必须对国内外的指责和质疑的声音做出回应,从历史中寻找合法性来源自然是一个简便易行的捷径,斯大林十分明白这一点,而这首先绕不开如何叙述和评价
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为此,斯大林将关注的目光首先投向了苏联历史学界和历史问题上。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杂志1930年第6期发表了历史学家斯卢茨基的文章《布尔什维克论战前危机时期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该文认为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和战前一般社会民主党内的
中派主义的危险估计不足并且斗争不力。斯大林阅后,于1931年10月给该杂志编辑部写了《论布尔什维克历史中的几个问题》,反对该杂志刊登斯卢茨基的关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对中派主义估计不足和斗争不力的文章,反对引导人们讨论那些本来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公理的问题,认为不能把列宁的布尔什维主义立场等根本问题变成讨论对象。斯大林在对斯卢茨基的文章的驳斥中,核心观点是强调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对中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坚定的、有力的,与机会主义的“决裂”是不可避免的和必须的,这是贯穿布尔什维克党整个斗争历史的一条主线。斯大林在信中指出,否认“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点是
托洛茨基机会主义提供给“反革命资产阶级一种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武器”,是歪曲和伪造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并称:“据我看来,编辑部的任务就是要把布尔什维主义历史中的问题提到应有的高度,把我们党的历史的研究工作纳入科学的、布尔什维克的轨道,加强注意去反对托洛茨基主义伪造者和其他一切我们党史的伪造者,经常揭穿他们的假面具。”还在信中批评该编辑部发表这样的文章是犯了“腐朽的自由主义”的严重错误。
成书过程
1932年,斯大林决定“结束对党史叙述的随意性和混乱状态,消除在已出版的许多党史教科书中存在的大量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对党的理论和党的历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随意解释。”紧接着,在斯大林的主导下,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成立“编写联共(布)党史小组”的决定,授权全体中央书记即斯大林、波斯特舍夫、
卡冈诺维奇、
莫洛托夫、斯捷茨基、皮亚特尼茨基负责该著作的审定工作。1935年10月,成立了以联共(布)中央书记
日丹诺夫为首的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专门筹备编写这部教科书。相应地,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召集了苏联历史学界的众多专家正式开始了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如雅罗斯拉夫斯基、波斯佩洛夫、克诺林等负责教科书编写作者集体的领导。
教科书编写集体工作效率很高,但都被联共(布)中央认为不符合要求。直到1937年年初,斯大林给教科书的编者们写了《关于联共(布)历史教科书———给联共(布)历史教科书编者们的信》,明确指出了现已编写的教科书不能令人满意的三个主要原因:“或者是因为它们在叙述联共(布)历史时没有同国家的历史联系起来;或者是因为它们仅限于叙述和简单地描写各种派别的斗争的事件和事实,而没有作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的说明;或者是因为它们在结构方面,在事件分期方面,有不正确的地方。”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斯大林提出了几点具体意见:“应当在教科书的每一章(或篇)之前,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作一简要的历史的说明。不仅应当叙述那些能表明苏联在资本主义时期在党和工人阶级中曾经存在大量派别的事实,而且应当对这些事实作马克思主义的说明。不仅应当用简单叙述的口吻来说明各种派别激烈斗争的事实,而且应当对这些事实作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应当把联共(布)历史中的事件的分期工作做得有条理些。”还向教科书编者们提供了自己拟定的联共(布)历史教科书的详细提纲:①为在俄国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党而斗争(从1883年
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解放社”建立起至1900年—1901年最初几号《火星报》的出现止);②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和党内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的出现(1901年—1904年);③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在日俄战争和俄国第一次革命时期(1904年—1907年);④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在
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和布尔什维克正式形成为独立的社会民主工党(1908年—1912年);⑤布尔什维克党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前工人运动高涨年代(1912年—1914年);⑥布尔什维克党在帝国主义大战和俄国第二次革命(
二月革命)时期(1914年—1917年3月);⑦布尔什维克党在准备和进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7年4月—1918年);⑧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内战争时期(1918年—1920年);⑨布尔什维克党在过渡到恢复国民经济的和平工作时期(1921年—1925年);⑩布尔什维克党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1926年—1929年);⑪布尔什维克党为实现农业集体化而斗争(1930年—1934年);⑫布尔什维克党为完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实施新宪法而斗争(1935年—1937年)。
根据斯大林的提纲,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于1937年4月16日决定,要求教科书编写集体“以斯大林同志的方案和他提出的联共(布)党史分期法为基础进行工作”,而且“为了在4个月期限内完成这项任务,克诺林、雅罗斯拉夫斯基和波斯佩洛夫同志在这4个月期间摆脱任何其他工作”。决定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教科书编写集体很快拿出了联共(布)历史教科书的最后一个样本,并分送中央特设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审定。事实上,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中真正研究了样本并做出认真的原则性的修改的成员只有斯大林。斯大林在教科书正式出版之前对其中的章节标题、内容、概念做了细致的修改,亲自撰写了第四章第二节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长文,还亲手设计了扉页的样式,并在扉页上写了这样几行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中央审定。1938年。”
1938年9月8日晚上七点,斯大林、莫洛托夫、日丹诺夫、雅罗斯拉夫斯基、波斯别洛夫以及《真理报》编委罗文斯基在斯大林办公室开会,约在晚上十一点作出了最终决定:9月9日在联共(布)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刊载《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一章。此后十一天,这些人深夜不断地聚会以决定第二天发表的东西,最终于9月19日发表完毕。
1938年10月,《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图书的形式出版。
作品思想
一方面,《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按照历史顺序、根据历史事实来说明党的路线方针和实际行动,从中总结出经验,而不是空洞地说教,而且理论性比较强,不是单纯叙述党的历史,而是通过党史来说明马列主义的基本思想,写作上逻辑严密、史实清楚、观点鲜明、叙述简要,是一部独具风格的党史著作。另一方面,《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在1938年联共(布)党内个人崇拜盛行的情况下出版的,从指导思想来看,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是:在俄国工人阶级内部只有一个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一个主义(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一个领袖(先是列宁,后是斯大林)。在思想方面存在个人崇拜思想、路线中心思想、大党主义思想、五种社会形态单线直进说等不足之处。
个人崇拜思想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宣扬个人崇拜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书名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但实际上从头到尾用浓笔重墨突出描写列宁和斯大林两个人的思想、两个人的活动,而宜扬已经去世的列宁又是为了突出活着的斯大林。例如,像1905年革命斗争,书中除了引用列宁的语录外,没有提到一个从事具体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党内外领导者的名字。列宁是1905年11月8日(俄历)回国的,1905年12月上旬离开俄国,在国内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一个月。当然,列宁即使侨居国外,也在指导国内的革命斗争。但是,领导群众进行全国规模的政治总罢工和武装起义,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千头万绪,不能设想都由列宁在国外解决,实际上俄国国内有不少党的领袖从事各项领导工作,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可是书中除了写列宁的活动以外,其他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布尔什维克不停地准备武装起义”之类的空话,就连
莫斯科起义这样的大事件,书中写的只是一大群晃动的人影,仿佛全由列宁包办一切。其他像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也是这样的写法。此外,列宁逝世以后,书中只剩下斯大林一个人的活动了。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制定新宪法等重大事件,都只看到斯大林一个人提出思想、一个人制定方针政策、一个人在批判反对派、一个人取得伟大成就。这种抽象的叙述成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介绍各个历中事件进程的惟一模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应是茂密森林中的参天大树,书中的列宁、斯大林却是平地上的电线杆。
第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突出宣扬斯大林,把斯大林说成是列宁在世时是列宁的惟一忠实助手,列宁死后是列宁的惟一继承人。1905年俄国第一次革命高潮时期,书中只写1904年12月巴库党组织领导下的巴库工人大罢工。因为斯大林参与罢工,关于巴库工人大罢工的意义和作用,书中特地写了三句话:“巴库罢工成了南高加索和俄国许多地区革命高涨的开端。”“巴库罢工是全俄一二两月光荣发动的信号(斯大林语)。”“这次罢工好像是预示大革命风暴即将来临的雷前闪电。”同时,为了突出斯大林,书中《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在斯托雷平反动时期》一章里一字不漏地搬进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作为布尔什维克党“打退修主义分子和蜕化变节分子的谋害尝试而为党捍卫了多么巨大的理论财富”。该章只有55页,斯大林的文章就占了31页,差不多占全章的3/5篇幅。此外,1924年1月26日,斯大林在全苏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悼念列宁。斯大林的讲话是众多苏联党政领导人的讲话之一,书中却渲染成:“在哀悼列宁的日子里,斯大林同志代表全党在苏联苏维埃第二代代表大会上做了伟大的宣誓。”把斯大林凌驾于其他领导人之上,违背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第三,《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几乎每章都大段大段摘引列宁、斯大林的语录和由他们起草的决议。例如,写建党的思想基础时就节录列宁的《怎么办?》,写第一次民主革命高潮就引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写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就大引特引斯大林的著作。全书接近于列宁、斯大林在各个时期文章、讲话、起草的决议等的大连缀。
路线中心思想
在俄国工人运动中活动过的有民粹派、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等,他们的思想对俄国工人运动都有过较大影响。如何对待工人运动内部的各种派别和思潮,这是共产主义运动正确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由始至终都是把这些派别作为主要敌人来看,以路线斗争为中心,未能深刻说明它们为什么在工人运动中会有影响,未能全面反映它们在工人运动中起过的作用以及布尔什维克党是如何争取、利用、分化他们的,违背了历史事实的。
大党主义思想
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大党主义表现得很突出。书的结束语中写道:“恩格斯逝世后,最伟大的理论家列宁,以及列宁之后的斯大林和列宁的其他学生,是唯一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无产阶级阶级斗争新条件下的新经验丰富了这个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者。”完全否认了其它兄弟党及其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和发展,把联共党的具体经验绝对化、普遍化,违背了事实。例如,在中国就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五种社会形态单线直进说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规定了书的历史观要旨:“随着社会生产力在历史上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也相应地变化和发展。社会发展首先便是生产发展史,数千年来新陈代谢的生产方式的历史,生产力和人们生产关系发展史,……是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制的,社会主义的这样五种基本生产关系更迭的历史。”先对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逐一作具体描述,然后概括道:“这就是人类史上人们生产关系发展的情景。”并宣称,这种发展序列是普世性的,绝无例外,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单线直进说”。
马克思创立的
唯物史观是关于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提供的是一种说明历史的方法,而决非剪裁历史的模式。
恩格斯指出:“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多处援引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制造一种其历史观根源于马克思学说的外貌,由此宣称“五种社会形态单线直进说”是置之世界皆准的历史发展模式,将复杂的历史进程简单化、规制化,实际上背离了马克思史观的精髄,属于“对立物”。例如,马克思在《
资本论》第一卷论及资本主义形成过程时指出:“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通过若干“不同”,揭示各国各民族历史进程的多样性,《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则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进程给定一种广泛套用的固定公式。
作品评价
联共(布)中央:①“‘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历史简明教程’之出版,乃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思想生活中的最大的事件。由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之出现,于是党就得到了布尔什维主义的新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得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②“‘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在解决关于精通布尔什维主义的任务,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就是说,用社会发展规律和政治斗争规律的知识来武装党员的事业中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提高党与非党布尔什维克的政治警觉性的工具,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工作提到应有的理论高度的工具。”③“‘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之出版,应当成为我们的干部——党的、青年团的、苏维埃的、工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工作人员,即全体苏维埃知识分子干部——为消灭自己的理论落后性而努力的转变之起点。”④“‘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使我们党和苏维埃人民生活中开始了新的雄伟的思想政治高涨。”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①“《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是一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在全世界还只有这一个完全的典型。”②“此外,还有斯大林主持写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比较厚一点。这本书是历史的,又是理论的,又有历史,又有理论,它是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成功的历史,这本书要读。”③“斯大林同志的一切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朽的文献。他所著的《列宁主义基础》《苏联共产党历史》以及他最后的伟大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百科全书,是百年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的综合。”④“因为搞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不长,真正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斯大林还是第一人。他主持写的《联共(布)党史》,其中是否有错误可以研究,但它毕竟是第一部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叙述共产党的斗争历史,总结苏共革命斗争的经验。这是国际共运历史上的第一部这样的书。”
苏联高级党校教授马斯洛夫:“这本书体现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格格不入的斯大林个人崇拜思想的主要论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苏联研究中心副主任
郑异凡:“此书出版后曾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百科全书’,沧海桑田,到了90年代初,又被叫做‘个人崇拜的百科全书’。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但都有一定的道理。”
《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章世鸿:“这本书把苏联革命成功只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列宁,一个是斯大林。列宁早逝,那就归功于斯大林一个人,而且按书中的记载,这个人从来不犯任何错误,是一贯正确的典型。严格地说,这本书有太多的问题,因而要全面核实这本书的内容,那需要写一本厚书,其篇幅至少不比《教程》的篇幅少。”
出版信息
据图书局统计,1938年—1953年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印刷了301次,共4280万册,译成67种语言,印数最多的是俄文版。至1956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苏联国内印刷了301次,印量两三千万册。由于
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1956年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苏联国内不再重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国际共运中的传播也逐渐归于停止。直到2004年7月,
俄罗斯教育部再版发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于俄罗斯新学年9月开学之前印刷装订完毕,并将其作为俄罗斯高校师生历史教学参考书发到了各学校图书馆。此次印刷完全采用1945年的版本和装帧,封面上注明“这是《简明教程》的第30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