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聊城大学二级学院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是聊城大学二级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确立为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聊城分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同时设有山东省首批微电影创作基地-山东微电影工作室。
历史沿革
传媒技术学院由始建于1984年的学校电化教育教研室发展而来。
1988年,更名为电教中心。
1993年,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山东省高校开办的第二个教育技术学专业。
1995年,成立教育工程系。
2000年,获批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2001年,教育工程系更名为教育技术系。
2003年,教育技术系更名为教育传播技术学院。
2007年,教育传播技术学院更名为传媒技术学院。
2011年,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在学院设立山东微电影工作室,成为全省首批5个微电影创作基地之一。
2014年,传媒技术学院动画专业改为传媒技术学院独立招生,专业归属于数字媒体系。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4月,学院设有教育技术系、影视编导与技术系、数字媒体系3个教学系,开设4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4月,学院有教职工5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2人、博士18人。学院有1人被评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1人获得山东省第六届信息化教学比赛省级一等奖,3人被评为聊城大学教学名师,6人入选聊城大学百人计划和光岳人才,2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带头人和教学新星,2人被评为聊城大学师德标兵。聘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际平教授、韩国清州大学鱼壹善等教授10余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有1个山东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李焕芹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教学团队(李焕芹,2012年)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院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1个,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专业1个,山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山东省级精品课程2门,山东省级MOOC课程1门;设有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实验室面积3250平米,被山东省教育厅确立为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聊城分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基地。
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教育技术学
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山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
山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与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截至2020年4月,学院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山东省优秀实验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录制电视教学片和各类专题片200多部(集),多部电视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中有2部获得山东省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院有二级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
二级学科硕士点: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广播电视)、教育(现代教育技术)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7月,学院设有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所、影视艺术与传播研究所、融媒体传播研究中心、数字内容研究中心、中小学影视教育研究中心、STEA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2个研究所和4个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4月,学院先后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课题1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16项,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课题11项,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课题9项;自2000年以来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5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共12项,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教师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
文化传统
标志提取鸽子与胶片组合,凸显学院的传媒专业办学特色。以深蓝色为主色调,代表宽阔辽远,及深邃的学院文化。
飞翔的鸽子既象征和善与信息传播,也代表莘莘学子放飞希望,追逐梦想。胶片表示影视传媒产业,与书本包裹在一起,寓意知识与技能的完美组合,为理想插上坚强的翅膀。圆形象征地球,体现学院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办学思想。标志整体与传媒技术学院“博学笃行明德至善”的院训高度契合。
博学笃行,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出自《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含义是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博学”二字就是倡导师生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笃行”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行”二字是引导师生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明德至善”取自《大学》卷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是大学的根本宗旨,首先在于了解和彰显人性固有的内在道德光明,然后必须亲近人民并竭尽全力为之服务,最后则要通过个人修身与社会实践,使社会和人都臻于和谐圆满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明德至善”勉励师生追求人格、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的境界。
院训四个词语中,“明德”突出了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博学”是求学、治学的要求;“笃行”强调的是重视实践、知行合一;“至善”则是人格与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院徽.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院训.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简介.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8 14: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