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峻,中国
漫画家,在《
画书大王》时期为大家所熟悉的《丢丢》和《我街》两部作品在08年出版中文版。《丢丢》和《
我街》在陆续出版了法文版本并取得理想成绩后,这两部作品重新组稿完成,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上色,故事也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届时广大读者就能够看到彩色版本的《丢丢》和精彩依旧的《我街》。第六届
中国国际动漫节,彩车主设计者聂峻。
聂峻自我独白
童年碎影
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断断续续的,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事。童年是在西宁度过的。学校里有回族、藏族的同学,他们都长得又高又壮。那时我就很内向,不爱说话.虽然个子很高,但人长得瘦弱、常被别人欺负,心里就特别羡慕那些不受欺负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一笑),其实我也挺淘气的,上房揭瓦、下田挖土豆的事没少干。
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是在奶奶家过寒暑假。奶奶家在村里.家里有六个姑姑。我一心盼着她们一个个赶紧挂出去。因为姑姑出嫁时,我做金童相伴,总有喜糖吃。不过最美的是那里的田园景色。那时,天很蓝,河水特别清澈,躺在金色的麦田边看天,看天上云彩的变幻,真是莫大的享受。有时,清真寺里的诵经声传来.好听极了。
还有一件小事总也忘不了,暑假里,我帮一个同学写完所有的暑假作业。作为回报,他送我一只风筝,那只风筝真好,精美极了。我特别喜欢。可是我用一个星期劳动换来的风筝,放了不到两个小时,线就断了,心疼坏了。(这凤筝就好像是人生的一个遗憾,你苦苦努力得来一切,转眼间就会随风而逝。——卡米)
六七岁时去了一次青岛,当时很激动,趴在火车窗上等着看大海,心想:什么时候能到青岛生活?初二开始,我到青岛定居了。
初恋段的狂热
我心里很羡慕今天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真丰富!这么早就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了:组建乐队,学电脑......我小时候也画画,曾拷贝过一整套《三毛流浪记》,可那时我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中考时,偶然拿到一个美术中专的介绍,就很顺利地考上了。
我对学校的感觉特别好,学校就在海边。到这里后.发现这儿有那么多喜欢画画的人。高三时、因为看到《
画书大王》,觉得自己有可能画画。开始是画单幅画,画造型。那时喜欢日本漫画,到书摊上租些《阿拉蕾》《圣斗士》这样的书来看。后来给
王庸声到北京后,有时心境很苦,生活上也不会照顾自己。一直很孤独,喜欢独处。幸好有因漫画结成的好友,像
姚非拉、任山葳、郑旭升、胡蓉。有了他们,就有一种同路人的感觉,好的不那么孤独了似的。特别灰心时,
胡蓉常给我很多启发。
我曾经以初恋般的狂热去画画。有一段时间.生活的全部就是画画,每天画不够。凭着年轻气盛,精力充沛,常常是通宵达旦地画,睡觉前想的也是下面要回什么。连年三十都在画画。很辛苦也很快乐、有时是一两个月都不出门.朋友见到我,都说我像失踪了一样。
我的画、我的心!
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前的作品无论是故事还是画面,都有幼稚的地方。以前的那种狂热,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总体上看,我对自己的作品相对满意的是《丢丢侠》和《甲壳虫》。《红盅》《甲壳虫》都有一种迷惘的感觉,那是我当时的一种流浪的心境。也许是和成长有关吧,北京太大了,生活的变迁,生活圈子的变化,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都让我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我知道该如何安排漫画在生活中的位置。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画画,漫画可能会成为一种束缚。
麦田里的守望者》、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我都喜欢。说不清看小说对我画漫画是否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看小说只是因为喜欢小说本身。
以前.我很喜欢日本漫画,鸟山明、
手冢治虫、
大友克洋......现在日本漫画看得少了,比较喜欢欧美风格,喜欢另类的画。我想画画感觉很重要。我越来越希望用漫画来宣泄自己的思想,表现有人性、有个性、有情感的年轻人的心态。它没有伪善,一定要特别自然。画风上我不想刻意地改变。有入给我的画风贴上了非主流的标签,可我自己也说不清我的画风是什么。但我相信它也有属于自己的位置。现在我不再是只为爱好去画画,画完就算。如今我真的把漫画当成我的事业。照片就不登了吧。我不希望别人只知道聂峻,却不知道这个人画了些什么!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喜欢我的新作。
校园寻梦
一个人太孤独了.虽然有朋友还是有种与社会脱离的感觉.画了这几年画,我很想回到校园去感受校园生活,让自己活得单纯些,更充实些.所以,我考进
中国美术学院。从这个秋天开始,在这里学习两年艺术设计。这儿学习环境好,可以旁听其他学科的课程。我想,两年之后我还会继续深造。
转载自:中国人动漫
漫画作品
《甲壳虫》
《鱼》
1995年短篇故事《兔侠士》 发表于《卡通王》
1995年中篇故事《白猫医生》 连载杂志《三优新漫画》
1995年中篇故事《早安,尼斯湖》 连载杂志《科普画王》
1995-1996年中篇故事《红蛊》 连载杂志《科普画王》
1996年—1999年 长篇故事《丢丢》 连载杂志《北京卡通》
2000年短篇故事《小摆》 发表于《漫友》
2000年短篇故事《午后》等。 发表于《北京卡通》
2001年-2003年长篇故事《
我街》 连载杂志《北京卡通》
2003年 短篇故事《电车》 发表于《早安》《漫友》
2005年 短篇故事《青春祭》 发表于《漫友》
2006年新作策划制作中
出版图书
2006年《魔山》剧作家
史航、
廖一梅合作 接力出版社
2006年《
我街》(连载中)《丢丢》等 法国小潘出版社
2006年《找海》+《寻找布列松》 江苏美术出版社
荣获奖项
2001年爱克发世界青年平面设计大赛超白金 比利时爱克发总部授奖
2002年《
我街》(连载中)获东方文化研究会漫画分会最佳长篇漫画奖 北京卡通漫画大会授奖
2003年《电车》获讲谈社早安杂志社“manga open”准入赏讲谈社授奖
代表作《我街》
故事简介:
孤儿叶茂利从犯罪团伙中逃走,被一个疯婆婆所救。团伙中有个叫苍库的大哥,临死时托叶茂利找自己的女儿小苍库花。疯婆婆故事中的主人公叫荒,是一个想当机械师的少年。荒的父亲变成了蜂(即蜂子),荒求人救父亲却被人认为是疯子关进了疯人院。在疯人院遇到了因迷恋敏先生而也被视为疯子的少女多茜猜。荒与猜一逃出疯人院后开始流浪。 叶茂利找到小苍库花后,两也要开始过流浪般的生活……
《
我街》是一首忧郁的青春之歌。它以一种传统地故事套故事的手法,上演一出很现代的很前卫的心理剧,表现青年人与现实的种种冲突,利茂叶被疯婆婆救起后,原本是被 迫听疯婆婆讲故事,慢慢的,这种倾听变成他自己的需要……作品中聂峻虚拟了一个貌似真实的故事,于是这个故事可以不那么真实可以有些荒诞。作品中疯婆婆讲述的故事与利茂叶和小苍库花的经历并行发展着,现在进行时中的利茂叶与过去进行时中的荒与猜同是年轻人,他们的故事不能给你开怀的笑,也不会让你大把大把地抹眼泪。可是看下去,你年轻的心就会被打动,会和主人公一起体验青春的苦涩,会认同他们经历的、你会有似曾相识的感受。利茂叶一出场,就是那般的无助;荒的困惑和迷惘;猜的幻想与幻灭;小苍库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恐惧………他们的种种心理体验想念是在成长中迷惘、在迷惘中长大的 许多年轻人感同身受的。当画友们的来信称赞这个作品时,其实更多的是在肯定它用虚拟手法表现出的一种年轻人真实的心态。作为流行文化的漫画多是令人轻松愉快的,可《
我街》非但不轻松,还有几分沉重,但它那种在沮丧中依然要坚强走下去的人生态度是严肃积极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