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长锁(1900年一1985年),衡水饶阳县五公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他带头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号召,动员、组织三户贫农成立了土地合作组,被誉为“冀中花开第一枝”。1951年发展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全国农业合作化的一面旗帜。他先后担任五公村党支部书记、初级社长、高级社长、五公人民公社社长、饶阳县委副书记、衡水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省政协副主席等领导职务。
人物生平
耿长锁(1900年~1985年),河北饶阳县五公村人。民国33年(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五公村工会主任。
民国32年(1943年),饶阳发生旱灾,加之日军“扫荡”,抗日军民生活异常艰苦。中共饶阳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提出“组织起来,生产度荒”的口号,耿长锁带头响应,组织4户贫苦农民办起土地合伙组。他们历尽艰辛,办组第一年就夺得好收成,不仅巩固、扩大了合伙组,也为全县树立了榜样。
1950年1月28日,《河北日报》以“耿长锁领导的农业合作小组”为题,介绍了他们实行互助合作的经验。从此,该组扬名全国,成为合作化的一面旗帜。由于他办事公道,管理有方,农业合作小组越来越大,1951年春改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年,他被政务院命名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耿长锁作为中国农民访苏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此后,除在大队、公社和县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外,还于1967年任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7年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1954年、1959年、1964年分别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1969年、1973年、1977年分别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耿长锁病逝,享年85岁。
主要事迹
耿长锁是在冀中抗日根据地最先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成立互助组织的。1943年
冀中平原遭受严重
旱灾,收获无几,加之日本
侵略军经常清剿“扫荡”,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异常艰难。
危难之际,中共
饶阳县委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号召,提出“组织起来,生产度荒”的口号。耿长锁带头响应,他动员、组织
五公村卢墨林、李砚田、乔万象三户
贫农成立了土地合伙组,全组共22人,40亩地。耿长锁当上了带头人,土地合伙组的新鲜名字,遭到顽固地主和落后保守势力的冷嘲热讽。面对攻击和咒骂,耿长锁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办好土地合伙组。成立之初,土地合伙组穷得叮当响,耕地没有牛没有耧,只有3把旧镐。在没有牲口大车和农具不全的情况下,耿长锁鼓励组员们人穷志不穷,只要拧成一股绳,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他带领土地合伙组成员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歇人不歇镐、提水用辘轳、浇地用瓦罐,一点一点种上庄稼。为了增加收入,土地合伙组利用农闲之机,开展纺经子、打麻绳的副业。日军经常进村“扫荡”,组员们轮流放哨站岗。每逢集市,耿长锁就走街串巷,推车卖绳,换成粮食回来分给组员。第一年,耿长锁凭着革命的“啃硬骨头”精神,采取快收、快打的办法,获得了五公村历史上的大丰收,小麦亩产100多公斤,花生亩产200多公斤,亩产量超过一般中农户。丰收的消息震动了五公村,贫苦农民看到子组织起来的力量,找到了由穷变富的道路,更多的人加入土地合伙组。五公村逐步成为冀中平原上的红色堡垒村,耿长锁组织的土地合伙组也被誉为“冀中花开第一枝”。
土地合伙组后改名为“农业合伙组”,走上了稳步健康发展的大道。新中国成立后,耿长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带领农业合伙组逐步过渡到初级社、高级社,一步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五公村成为全国合作化的一面旗帜。
在耿长锁的带领下,五公村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许多骄人的业绩。他们率先解决了温饱问题,又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53年,国营河北省第一农业机械拖拉机站在五公村成立,配有拖拉机3台。五公村在全省农业机械化方面率先迈出第一步。在此后的岁月里,耿长锁带领社员们战荒丘、改盐碱、打水井、种果树、办副业、办工厂,使得五公村日益富裕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耿长锁带领干部和群众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不断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积极实践,大胆改革,迈开新的步伐。从1983年开始,在农、林、牧、副各业实行了“双层经营,联产承包,包干分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原有力量,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83年全村小麦单产达388.5千克,比实行责任制前的1982年增加57千克,总产增加12.5万千克。在改革中,在耿长锁的带领下,五公村大搞商品生产,深化社会化服务,不但粮食年年增产丰收,农村经济也出现了新的腾飞,截止到1985年全村工商企业发展到87摊,在1343名劳力中,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1040人,占劳力的78%,年纯收入80万元,比1980年增长了2.4倍。全年各业总收入260万元,人均达970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集体财产由原来的200万元,增加到280万元,做到了集体个体齐发展。
相关作品
1954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五公村摄制了纪录片《走向康庄大道》。随着片子的播出,耿长锁成为那个时代农业战线的杰出代表,五公村也伴随着他的名字红遍大江南北。
2005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耿长锁传》,由耿长锁生前好友原《共产党员》杂志主编杨殿通、原饶阳
县委宣传部报道组长肖献法、河北省作协一级作家
张绍良,3位老同志不顾年迈体弱,多次深入
五公村调查走访,搜集到耿长锁大量生动感人的事迹,并以
纪实文学的手法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