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录
清代乐钧创作小说集
《耳食录》是清代乐钧著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初编十二卷一百十二篇,二编八卷九十七篇。成书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
内容简介
《耳食录》总计撰集故事近二百篇。其中有近百篇属于短篇传奇小说。其它的大体上可归入笔记小说,但其中有些篇幅极短的作品,只是出于作者的拟想而已,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笔记小说。近二百篇小说故事中,其内容是相当复杂的,瑕瑜互见,艺术成就也极不平衡。从题材的角度入手,可以把其内容大致分为三类:批判类,劝惩类和爱情类。《耳食录》或揭示社会黑暗,表达理想追求;或道德上劝戒他人,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或讴歌纯真的爱情等。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徐太保
《徐太保》(初编卷五)中徐年少时偶尔漫步小河边,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子欲过河无奈河中没有桥梁,所以一直在惆怅观望着,徐看到这一情景,好心背着女子过河。到了河中央,徐不自觉吟诗:“玉女度银河,红裙罩碧波?”诗还没做完,女子就接了下句:“只因诗二句,夺却状元科。”话刚说完人就不见了。后来果然徐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第二名,官至太子太保。这个故事中,仙子显然是来考验徐太保的,徐太保心地善良,能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可惜做好事时,动了邪念写下艳诗,于是本可以考取状元的被神仙姐姐改成了榜眼。
刘生
《刘生》(二编卷一)主人公刘生是一个狂妄自大、脾气暴躁、随口骂人的人,一日他访问远方朋友,迷路遇到了神仙,因其脾气暴躁、口不择言而惹怒了神仙,神仙虽然让他逃脱生死了考验,却用饥困来折磨他,直到他好好反省了之后,才有人来解救他。自此他对人十分谦逊。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耳食录》主要包括传奇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类。传奇小说多取法《聊斋志异》,如《南茔县令》之于《王六郎》,《绿云》之于《阿英》,可说是亦步亦趋。部分作品颇有特色。如《秋心山人》用拆字格写“愁”,抒发怀才不遇的郁闷,表达对青春、友情的忆恋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痴女子》写一位酷爱《红楼梦》的女读者竟因眷恋宝、黛而死;以《庄》《列》之笔,达楚骚之情,融抒情性与故事性为一体,渲染出感人至深的凄迷氛围。志怪小说受六朝传统影响较深。《田卖鬼》之于《宗定伯》,《红裳女子》之于《郅伯夷》,均明显相似。作者偶尔亦自出机杼,风致天然,宛如一首七绝。《哭笑疙》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一个遇事便哭,一个遇事便笑;二人相遇,哭者愈哭,笑者愈笑。《邓影》叙邓某最初惟有身影相伴,后来连影子也飘然远去。凡此种种,都于志怪情节中,传达出莫可名状的孤独感,折射出人际关系的冷漠情形。乐钧在乾、嘉诗坛与吴嵩梁齐名,诗品近黄景仁,故其小说亦具诗心。但描叙才能较弱,笔锋滞涩,不足以驱遣想像;偶见修洁,亦清丽可读。
艺术特色
《耳食录》中的每一则小说,虽短小,各具面目,各隐理趣,汇合起来,从多侧面反映了明末清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且其构思精巧,在琐屑、平凡之中见深刻,在离奇、怪诞之中含理趣。物化幻化为人在志怪小说中已经不足为奇,人幻化为物是志怪幻想的另一种途径,这在志怪传奇小说创作中,不仅发展得并不明显,且其中幻化多是被环境所迫。 而在《耳食录》中,人幻化为物无疑是常见的,而且其幻化多是主人公自愿、主动的结果,这一描写是作者积极创新的结果,同时也是该书最具特色的地方。《女湘》、《章琢古妻》、《朱克》和《紫钗郎》是物化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后世影响
《耳食录》从整体上来说不能跟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相媲美,但在艺术上有其特色,是《聊斋》仿作中较为优秀的作品。
《耳食录》在后世有一定影响。其中《范依》《段生》《芙蓉馆扫花女》等篇曾被改编为戏曲(参见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夜雨秋灯录》之《痴兰院主》等,风格亦与《耳食录》相近。
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梦花楼刊初编本;清道光元年(1821)青芝山馆两编舍刊本:清同治七年(1868)藏修堂刊本;清同治十年(1871)敦仁堂刊本;清同治十年(1871,味经堂刊本;民国上海文明书蜀”清代笔记丛刊”石印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1986年岳麓书社排印本,198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聊斋志异丛书”排印本,1995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影印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
作者简介
乐钧,字元淑,号莲裳,清代临川(今属江西)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曾从师翁方纲,善诗赋,有才名。作品除《青芝山馆诗文集》,还有《耳食录》短篇小说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6 17:4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