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胀耳闭
中医病名
耳胀耳闭,中医病名。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耳胀多为病之初起,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疼痛,多因风邪侵袭而致,所以古人又有“风聋”之称;耳闭多为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听力明显下降,多为耳胀反复发作,邪毒滞留耳窍,迁延日久转化而致,故古代医籍中又有“气闭耳聋”之称。西医学的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名词解释
耳胀、耳闭是因邪犯耳窍,气血失畅所致,以耳内胀闷闭塞感为特征的耳病,西医学的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历史沿革
历代文献虽无耳胀病名,但在不少资料中,可找到与耳胀有关的论述。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塞不宣,故为风聋”。《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有关于“上焦风热,耳忽聋鸣”的论述,及至近代《大众万病顾问·下册》始立耳胀病名:“何谓耳胀?耳中作胀之病,是谓耳胀”,并列举了病源、症状及治法。耳闭作为病名,见于明代《医林绳墨·卷七》:“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之经气之闭也”。关于耳闭的治疗,在《内经》中已有提及,《灵枢·刺节真邪》有咽鼓管吹张法的最原始记载,《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中详细描述了几种耳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并记载了鼓膜按摩法,一直沿用至今。
病因
耳胀多为病之初起,多由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耳闭多为耳胀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由邪毒滞留而致,与脏腑失调有关,因此多为虚实夹杂之证。
病机
1、风邪袭耳,痞塞耳窍
生活起居失慎,寒暖不调,或过度疲劳之后,正气虚弱,肺卫不固,风邪乘虚而袭。风邪外袭,首先犯肺,结穴受病。风邪外袭多有兼夹,其属性不外寒热两类。风寒外袭,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湿,积于耳窍而为病;若风热外袭或风寒化热,引动经热上循,结于耳窍,以致耳窍痞塞不宣而为病。
2、肝胆蕴热,上壅耳窍
外感邪热,内传肝胆,肝胆火热上蒸;或七情所伤,肝气郁结,郁火上扰,致火热之邪闭阻耳窍而为病。
3、脾虚湿困,痰湿泛耳
久病伤脾,或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困于耳窍而为病。
4、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耳胀反复发作,或病情迁延日久不愈,邪毒滞留于耳窍,阻于脉络,窍络气血瘀阻以致闭塞失用,终成耳闭。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病史:耳胀者,多有感冒病史;耳闭者,一般病程较长。
2、临床症状:以耳内胀闷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病变有新久不同,耳胀者,患耳胀闷堵塞感,或有微痛不适,耳鸣时如机器声、风声,在打哈欠、喷嚏或擤鼻时稍觉好转。耳闭者,耳聋逐渐加重,耳鸣声低,耳内闭塞感。
3、检查:早期可见鼓膜轻度充血、内陷,若中耳有积液,则可在鼓膜上见到液平面,或见鼓膜外突。若反复发作,可见鼓膜增厚凹陷,或见灰白色斑块,或萎缩、疤痕粘连。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反复发作者可呈混合性耳聋。声导抗检查呈B型或C型鼓室导抗图。
病证鉴别
耳胀耳闭应与外耳道异物,耵耳相鉴别,耳闭应与耳硬化症相鉴别。外耳道异物、耵耳,在取出外耳道异物和耵聍后。症状可解除,而耳胀、耳闭则在外耳道无异物及耵聍时亦有症状。耳硬化症,患者听力逐渐减退,检查耳膜完整,标志清楚,有闹聪现象,常有家族史而无外感病史。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本病初期多为实证,临床辨证多属风邪袭耳、痞塞耳窍,或肝胆火热,上壅耳窍;病久则多为虚实夹杂证,临床辨证多属脾虚湿困、痰湿泛耳,或邪毒滞留,气血瘀阻。治疗方面,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应注意通窍法的运用。
治疗原则
根据发病特点,以疏风通窍,利湿升清,行气活血为主要治法,结合局部治疗。
证治分类
内治法
(一)风邪袭耳,痞塞耳窍
症状:耳内作胀、不适或微痛,耳鸣如闻风声,自听增强,听力减退,患者常以手指轻按耳门,以求减轻耳部之不适。全身可伴有风寒或风热表证。检查见鼓膜微红、内陷或有液平面,鼓膜穿刺可抽出清稀积液,鼻粘膜红肿。
治法:疏风散邪,宣肺通窍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风寒)。银翘散加减(风热)。
常用药:荆芥、防风、生姜、川芎、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羌活、独活(荆防败毒散加减)。
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桔梗、甘草、淡竹叶、芦根(银翘散加减)。
(二)肝胆蕴热,上壅耳窍
症状:耳内胀闷堵塞感,耳内微痛,耳鸣如机器声,自听增强,重听,或耳不闻声。患者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舌红苔黄,脉浮弦或弦数。检查见鼓膜内陷,周边轻度充血,或见液平面,鼓膜穿刺可抽出黄色较粘稠的积液。
治法:清泻肝胆,利湿通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三)脾虚湿困,痰湿泛耳
症状: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听力渐降,耳鸣声嘈杂。可伴有心烦胸闷,肢倦乏力,容易感冒,面色不华,舌质淡红,或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滑或细缓。检查见鼓膜内陷、混浊、增厚,鼓膜穿刺可抽出粘稠或清稀的积液。
治法:健脾利湿,化浊通窍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扁豆、薏苡仁、山药、白术、砂仁、桔梗。
(四)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症状:耳内胀闷阻塞感,日久不愈,甚则如物阻隔,听力明显减退,逐渐加重,耳鸣如蝉,或嘈杂声。全身或见纳呆,腹胀,便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舌质淡黯,或边有瘀点,脉细涩。检查见鼓膜内陷明显,甚则粘连,或鼓膜增厚,有灰白色沉积斑;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鼓室导抗图呈平坦型。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开闭。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柴胡、升麻、赤芍、桃仁、红花、川芎、老葱、生姜、麝香。
外治法
1、滴鼻:使用具有疏风消肿、通窍作用的药液滴鼻,使鼻窍及耳窍通畅,减轻堵塞,并促使耳窍积液的排出。常用药有鼻炎滴剂、1%麻黄素滴鼻液等。
2、鼓膜按摩:用食指将耳屏向耳道口推压,压紧然后即放松,如此反复多次,使外耳与中耳保持气压平衡,减轻鼓膜内陷。每次按摩10-20下,每天2-3次,或用鼓气耳镜放入耳道内,缓缓打气,边打气边观察鼓膜活动情况,如光锥有变化,即可反复打气,但不可用力过猛,每次打气10-20下。
3、咽鼓管吹张:自行吹张法即用手指捏紧鼻孔,闭口屏气,然后将气鼓入腮侧,使耳中可闻“卟”声,如此反复多次,此法每日可施行2-3次。也可用咽鼓管导管进行通气,每日一次,若耳痛较甚,鼓膜充血,或鼻塞涕多者,不宜进行咽鼓管吹张。
4、鼓膜穿剌抽液:若见有鼓室积液,可用红汞消毒耳道及鼓膜后,以无菌注射器于鼓膜前下或后下方刺入鼓室,抽取积液。
5、鼓膜切开术:经反复鼓膜穿刺(3次)无效、液体较粘稠者应行鼓膜切开术。小儿需全麻。
6、鼓室置管术:病程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中耳积液粘稠者,可考虑用此法。
针灸疗法
1、体针:可采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方法。耳周取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远端可取合谷、内关,用泻法,留针10-20分钟,每日一次。耳闭而脾虚表现明显者,加灸足三里、脾俞、伏兔等穴,肾虚加刺三阴交、关元、肾俞,用补法或加灸。
2、耳针:取内耳、神门、肺、肝、胆、肾等穴位埋针,每次选2-3穴;也可用王不留行药珠或磁珠贴压3-5天,经常用手轻按贴穴,以维持刺激。
3、穴位注射:取耳周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作穴位注射,药物可选用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等,每次选用2穴,每穴注射0.5-1毫升药液,可隔日1次,5-7次为一疗程。
4、穴位磁疗:对有耳鸣的患者,可在翳风、听宫等穴贴上磁片,或加用电流,以疏通经络气血,减轻耳鸣,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
其他疗法
超短波理疗、氦-氖激光照射等均有助于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的通气引流。
转归预后
耳胀若能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良好。病程长或反复发作者,亦可转成耳闭或脓耳。如中耳有积液,反复发作者,可致鼓膜与鼓室内壁粘连,听力明显下降。
预防调护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防治感冒及鼻咽或鼻腔疾病,是预防的关键。
2、患伤风鼻塞、鼻窒、鼻渊等鼻病鼻涕多时,应使用滴鼻药,以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3、应及早彻底治疗耳胀以免引起耳闭。
4、擤鼻应用正确方法,不宜用力过度,以免鼻涕进入咽鼓管引起耳胀或脓耳。
5、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以加强对儿童听力的观察。有条件的地区,对10岁以下儿童定期行筛选声导抗检测。
文献摘要
1、《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
2、《灵枢·刺节真邪篇》:“刺其听宫,……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3 15:24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