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逆性是指植物在不良环境中,通过代谢的变化来阻止、降低甚至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害,从而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植物遇到干旱或低温等逆境
胁迫时,细胞内的渗透物质会迅速增加,以此提高细胞
抗逆性。
—些植物尽管受到一定的胁迫,伹它们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忍受,而不致或只引起比较小的伤害,这种抗逆能力称为耐逆性。耐逆性是一种通过与胁迫达到热力学平衡而不受严重伤寄的能力的抗逆性。具有耐逆性的植物能够阻止、减少或者补偿由于这种胁迫诱导的有害胁变。
避逆性是以不同的方式创造的一种不受胁迫影响的内部环境,例如,在低温胁迫下,植物细胞含水量减少,细胞汁液由溶胶变成凝胶,冰点降低,以避免低温胁迫的伤害作用;高温地带植物的蒸腾作用特别旺盛,可以迅速降低体温,从而避免高温胁迫的伤害;沙漠地区植物的肉质性,可以保持大量水分和较高水势,借以避免干旱的危害;一些盐生植物具有特殊结构的盐腺,将体内的盐分分泌到体外,避免盐分胁迫的伤害等。植物的耐逆性,是植物受到环境胁迫时,无法避免或排除环境胁迫,而只能够忍受这种胁迫,在胁迫下它能阻止、减少或者补偿胁迫导致的胁变,使植物体能够存活下来,甚至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例如,一些苔藓植物,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中仍能存活,一旦水分供应允足,就可以旺盛生长;某些在温泉生长的藻类和细菌,能够忍受七八十度的高温而正常生活;一些盐生植物可以在高达5%的盐渍环境中正常生长,忍耐这种高浓度盐的胁迫。
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考虑,植物的耐逆性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适应性,而避逆性是比较进化的。虽然植物在发育过程中既有耐逆性又有避逆性,但是这两种抗逆性并不一定同时在同一种植物中出现,在自然界中经常可以看到以下三种类型的植物:
1.细胞是怎样感应环境中化学、物理参数的变化并将其变为胞内信号;2.细胞膜上的蛋白如何将信号经磷酸化级联反应传递给转录因子;3.转录因子怎样调控效应分子的表达;4.效应分子又是如何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