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drug 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目前认为后一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应重视其合理使用。
耐药性的机理
产生灭活酶
灭活酶有两种,一是
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
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该酶可由染色体或
质粒介导,某些酶的产生为体质性(组构酶);某些则可经诱导产生(
诱导酶)。二是
钝化酶又称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OH基或NH2基上,使抗生素失活。多数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
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如乙酰
转移酶作用于NH2基上,
磷酸转移酶及核苷转移酶作用于OH基上。上述酶位于
胞浆膜外间隙,氨基甙类被上述
酶钝化后,不易与细菌体内的
核蛋白体结合,从而引起耐药性。
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
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
外膜对
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
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细胞壁水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细菌对四环素耐药主要由于所带的耐药
质粒可诱导产生三种新的蛋白,阻塞了细胞壁水孔,使药物无法进入;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甙类耐药除前述产生
钝化酶外,也可由于细胞壁水孔改变,使药物不易渗透至细菌体内。
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链霉素耐药
菌株的细菌
核蛋白体30s
亚基上,链霉素作用靶位P10蛋白质发生改变;
林可霉素和
红霉素的耐药性,系细菌核蛋白体23s亚基上的靶位蛋白质发生改变,使药物不能与细菌结合所致。某些
淋球菌对
青霉素G耐药,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乃因经突变引起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使药物不易与之结合。这种耐药菌株往往对其他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也都耐药。
其它
细菌对磺胺类的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的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也可能通过改变对
代谢物的需要等途径。
与抗药性区别
抗药性
是指在生物体在体内产生对某种物质的免疫能力,使其不能伤害到自己。抗药性的产生是病原体长期接触低剂量药物后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病原体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的通透性而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都是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耐药性
一般是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都可以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是病原体长期接触低剂量药物后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病原体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的通透性而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都是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两者的区别在于可否伤害到自己,不能伤害到自己的突现为抗药性,有渐变的降低免疫的表现为耐药性。
乙肝耐药会出现哪些症状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是
核苷(酸)类似物,此类药物普遍存在耐药性,且疗程长、停药易反弹,因而,
乙肝病毒耐药在抗病毒治疗中必然会出现。临床上乙肝病毒耐药包括基因耐药、病毒学耐药、生化耐药三个方面。
基因耐药,基因水平的耐药临床没有任何表现,
乙肝病毒DNA仍然检测不到,但是直接查病毒基因发现耐药基因的突变,比如拉米夫定,我们查到MDD的免疫株出现,就认为耐药出现了;随着耐药株越来越多,变成优势株,一定会有乙肝病毒,病毒就会阳性,这就是病毒学耐药;随着病毒学耐药出现,转氨酶可能有一部分会出现反弹,这叫生化学耐药。
不管是哪种耐药性,一般症状和平时乙肝发病的症状有些相似,如恶心、呕吐、肝区疼痛、低烧、脱发、肝脏肿大、以及出现腹水等,由于这些症状与平时患者症状相似,一般很难被发现。
如今耐药性成了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耐药细菌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的开发速度,因此开发出新型抗菌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