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
汉语成语
而立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 ér lì zhī nián,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出自《论语·为政》。
成语出处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成语用法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指30岁
成语结构:偏正式
示例
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发奋读书,所以他在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参考资料
而立之年.汉典.
而立之年.查字典.2014-12-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08:21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用法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