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隆镇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下辖镇
老隆镇,隶属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地处龙川县境南部,坐落在东江上游,是省级中心镇,也是龙川县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和交通中心,总面积107.57平方千米。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常住人口为238909人。截至2020年6月,老隆镇下辖15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相传老隆寨顶为秦时赵佗固守龙川的要塞。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老龙改称老隆。
1949年6月1日,龙川县人民政府在老隆福建会馆宣告成立,县委、县政府设在老隆。此后,老隆替代佗城,成为2000多年古县龙川的县治。
解放后,设老隆区。
1958年,设老隆公社。
1983年,改设老隆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老隆镇下辖15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老隆镇,地处龙川县境南部,坐落在东江上游,总面积107.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老隆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三面环山,西临东江。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常住人口为238909人。
经济
2004年,老隆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13亿元,比1979年的222.6万元增长275倍。其中,工业总产值3.33亿元;农业总产值751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2.73亿元。实现镇级财政收入461万元。
2016年,老隆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2.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8%。其中,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8.2%;工业增加值7.26亿元,比增20.2%。
社会事业
2020年上半年,老隆全镇产业帮扶到户资金506.2万元,资金拨付使用率100%,村级补助资金共450万元,使用率达100%。截止2020年5月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7户634人,五保贫困户72户73人、低保贫困户149户415人、一般贫困户36户146人,孤儿享受兜底政策8人。截至2019年12月,老隆全镇贫困户均已经达到退出贫困户要求,浮石村和联新村两个贫困村达到省定贫困村出列要求。
交通
老隆镇内,205国道、河梅高速、汕昆高速穿境而过,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在此接轨并设华南地区最大编组站,赣深高铁、杭广快铁已动工建设;龙韶铁路、龙汕铁路已纳入建设规划;东西走向的汕昆高速和南北走向赣龙紫高速已动工建设;龙寻高速和通用航空机场已纳入建设规划。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老隆过去曾被叫做“老龙”。有人曾追溯“老龙”地名源头时,一直上溯到赵佗时期。清康熙年间改为老隆。
红色文化
老隆镇是一块红色土地,水贝村是广东省革命老区村,村里的黄氏大宗祠在革命战争时期是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福建会馆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民国十二年(1923年)春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著名农民运动领袖之一彭湃,曾驻“福建会馆”,在龙川大力宣传革命思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时,福建会馆为从香港逃难而来的文化名人提供了住宿与掩护。
方言
老隆通行客家话
风景名胜
综述
老隆有水坑生态旅游风景区、羊山岌公园、龙山公园、江边公园、纪念碑等一批景点和古城堡、福建会馆等一批古建筑。
福建会馆
福建会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华新路39号,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三进院落式布局,为当时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开展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革命活动中,福建会馆作为陆路中转站,时为大营救负责人之一的连贯在该会馆指挥这次大转移行动。
据《中国共产党龙川县地方史 第一卷》记载,从老隆转移到韶关的文化界名人、爱国民主人士以及他们的家眷共有300多人,其中包括何香凝、茅盾、邹韬奋、夏衍、柳亚子、海军少将陈策及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夫人上官贤德等著名文化人和知名爱国民主人士。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滞留香港的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及其家属800余人,安全地撤离香港,从福建会馆转移到大后方。
除此之外,福建会馆还曾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成为东征军左路军指挥部;1949年6月2日,龙川县人民政府在福建会馆成立。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6 12:5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