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秧歌是一种传统秧歌舞蹈。流行于延安南部的洛川县、富县、黄陵县及宜川县。是根据戏曲里的宫廷歌舞和流传在民间的秧歌,经过不断提炼、加工逐渐形成的。老秧歌表演时分男女角。
男角称耍杂,头戴船形草帽,腰围白裙,手执莲花灯,引逗包头。女角称包头,身穿大襟彩服,腰系开缝彩裙,头戴彩色纸花,黑手帕作发辫。表演时,以群舞为主,人数不限,男女成双数。舞时亦必有丑角手执绳甩在前领头,耍杂、包头排成两行跟随其后出场。耍杂手执莲花灯,包头两手提裙角,以腰带肩左右转动相互对唱扭动,变化出各种队形,如白马分鬃、二龙戏珠、摆八卦、蝎子倒尖尾等。表演动作有双蝴蝶、凤凰单展翅、碎步、沙沙步等,扭动要求稳,上身要求活,无论什么动作,均要求柔而软。高潮中,耍杂依自己功底深浅,在领包头时,表演出诸多高难动作,如飞脚、二起脚等。老秧歌表演,以洛川县最为出众,该县因表演风格迥异而分为京兆秧歌和城关秧歌两派,前者流传洛川县城南
京兆乡一带,后者流传县城周围,又称鬼拉腿秧歌。
北京市延庆大榆树姜家台村的老秧歌历史悠久,现已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1年的大榆树民间花会表演中获得“特等奖”,并将参加全县的元宵花会表演。姜家台村的老秧歌有几百年的历史,起源已经很难查到,现今一两年村加大对老秧歌的发掘,在这次的大会上,得到了市领导和县领导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