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是流传于陕西省传统民间物资,主要流行于陕西地区。
背景介绍
火镰是中华民族自钻木取火后,采用撞击取火的最减便实用的生活工具。它有几千年的文明史。
发展历史
石块大小约4立方厘米,左手的姆指和曲稳型食指抓紧石块,而在曲稳型食指与石块之间夹着易燃物,当右手抓起火镰包撞击石块时,就会碰出火星,火星溅到易燃物上就会燃烧起来。
2、杵 灯
封闭燃料慢度燃烧的保存火种,是延续火种的好方法。起初在用过火的灰堆里把暗火引燃。保存火种的磨索中,陕北贯用的方法叫“杵灯”。用沾松香的木枝接触暗火着燃点灯而得名。息灭木枝火苗,插入松香粉里有余热,沾了松香下次再用。后来改用硫磺、或加入火药等配方,使沾物的木枝触火起燃更快更旺。
“杵灯”只能在固定的灰堆边应用,需要携带火种,还得使用火镰。而“杵灯”如何改进接触引火向自生火发展,已接近了火柴……
3、儿童瓜皮夹帽
小孩瓜夹帽上有八个银人,上排是三皇(尧、舜、禹);二排是五帝(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宋高宗、清乾隆)。帽边八个银喜珠;帽的左右坠有银铃和吉庆有余标志。
4、戥子
戥子是称重的器具。它和中国称一样,就是缩小了,才叫戥子。还是称盘、称杆、和称砣。称盘就是图上的盘子是放置被称物用的、称杆就是图里盘子上的那根杆,杆上有挂称盘三根收一的连接绳子、提系是右手提重的,称杆上有计称数的刻码、称砣,可以在称杆刻码上移动,这样才可以称出重量来。
5、孔明凿 陕北叫活急躁
这是木匠掏凿房梁上不用钉子的木结构,连结术。(传说鲁班发明的)是六根不一样掏凿的长正方木杆组装在一起的。
6、边区火柴
1941年,八路军120师在晋西北没收了日本火柴厂,贺龙、关向应就想到边区人民还用着火镰取火,便把生产火柴的“梗片机”运回延安。化学厂的程树仁、王增荣研制出从兽骨里提取磺磷的关键原料,1942年生产出了火柴。
边区火柴厂的“丰足”牌商标,是周恩来命名指导下完成的火花图案设计。
1944年,陕甘宁边区火柴厂建在延安北郊杨家湾的狄青牢村,是八路军公营企业。
辈辈用火难取来,火濂杵灯到火柴,内地首创火柴厂,边区丰足美名扬。
7、升子
量粮食的容器。一升分十合(ge),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dan)
一斗小米约37市斤,
8、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