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遗址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耀州窑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南侧。早在唐代,这里已经开始建窑烧瓷,成为北方重要的手工业城镇。后历经五代,至宋代达到鼎盛,金、元续烧,元末明初停烧。从创烧到衰落,耀州窑前后历经800余年,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
历史沿革
据德应候碑载,黄堡一带烧制陶瓷始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尚未发现唐代以前的遗迹、遗物。一些学者依据黄堡窑址发现的遗物自初唐始,一直延续到晚唐,认为该窑场属鼎州窑。五代时期,黄堡所在为同官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京兆府,开平二年(908年)改属同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属耀州。宋代,同官县始终辖于耀州。此时,耀州窑进入鼎盛发展期。北宋时期,耀州窑成为全国六大窑系之一。金元时期,黄堡镇仍辖耀州。民国版《同官县志》载:“同官黄堡镇瓷业,宋代早已驰......惜自金元兵乱之后,镇地陶场均毁于战火,遂而失传。”许多学者认为此说不确。经考古发掘证实,金元时期,耀州窑十里窑场经久不衰。
据民国《同官县志》载,陈炉烧瓷以立地坡为最早,镇(今立地坡村)东橡树岭北兴隆沟(今东山村)烧瓷始于宋代,但未发现宋代烧瓷遗迹、遗物。考古调查、发掘证实,立地坡窑创烧于金,元代是其大发展时期,明代鼎盛并设立了“秦王府琉璃厂”,清代晚期衰退。上店窑创烧于金,元代鼎盛,明代很快走向衰退。陈炉窑创烧于元,明、清鼎盛。
1954年,故宫博物院、陕西省文管会对耀州窑进行了调查研究。
1958年秋至1959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黄堡、立地坡和上店村三地,进行调查和发掘。黄堡镇开探方18个,发掘面积1427平方米,发掘出唐、宋、金、元4个时代的瓷窑12座,砖瓦窑1座,生产作坊4间,作坊窑洞1孔,灰坑6个,出土瓷片85000多块。器形主要有碗、盆、盅、罐、壶等生活用具,石碓、石杵等生产工具和烧制瓷器的各类匣、钵、垫饼、垫环等窑具。
1973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铜川市文化馆配合基建对黄堡窑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
198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铜川耀州窑博物馆进行的第三次大面积、长时间的发掘,共开探方37个,面积3178平方米,首次发现制作唐三彩的作坊和烧造窑炉,以及大量的三彩标本,这是重大突破。共清理出唐、五代、宋、金、元各代制瓷作坊10组17座,唐三彩窑炉3座,三彩釉试釉小炉1座,唐、宋窑炉12座,以及原料加工场、堆料场、晾坯场、堆货场等,出土瓷器上千件,以及低温彩釉陶、琉璃瓦和各种工具、窑具等。这一时期发掘的文物,在时代、品种、器物类型、工艺技术和装饰手法以及纹样等方面,均属重要发现。
遗址特点
真实性:耀州窑黄堡遗址位于黄堡镇,保护区内除了配合基建抢救性挖掘的部分,其余部分均已回填保护、建立保护厅,遗址真实性良好。陈炉遗址位于陈炉镇,经考古勘测工作探明的遗迹,大部分已经回填保护,少部分尚未采取保护措施,遗址真实性良好。
完整性:耀州窑黄堡遗址因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干扰,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除开荒、梯田修筑破坏之外,遗址区内的厂房住宅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使黄堡遗址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其他绝大数遗址完整性保存较好。陈炉遗址因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干扰,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除工矿企业和居民住宅建设对遗址的破坏外,遗址区内荒地的过度开垦及梯田修筑,使植被遭到破坏。总体看来遗址完整性保存较好。
延续性:黄堡遗址区,由于多年的厂房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自然因素的破坏对遗址的延续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陈炉遗址区内由于常年修筑梯田对文化堆积层造成破坏,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镇区内居民自建房屋的无人管理,导致其延续性面临威胁。
文物遗存
耀州窑遗址出土器物中,唐代器物以黑瓷居多,主要为碗、盘、瓶、盆、灯、罐、盒、枕等。1986年,出土大量唐三彩人俑、动物俑及建筑琉璃构件,代表性器物有唐三彩龙头建筑构件、三彩犀牛枕、黑釉塔式罐等。五代器物以单色青瓷为主,有相当精致的青釉瓷和日用器件,如青瓷多折盏、青瓷套盒等。宋代器物出土最多,以刻印花青瓷为主,造型十分丰富,代表性器物有青釉刻花梅瓶、青釉印花婴戏碗、青釉倒流壶。金代器物以青瓷为大宗,特色制品是青白玉釉瓷,如玉壶春、三足鼎炉等。元代器物以白地黑花瓷为主要特色,青瓷以姜黄釉为大宗,制品多具硕大、浑圆、厚重的特点,如奶白釉黑花鱼纹盆、白釉黑花把足碗等。
主要展览
耀州窑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中国古陶瓷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全面展示了耀州窑从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至今,长达1400多年的连续烧瓷历史,及其辉煌的历史、文化、艺术成就。展览中模拟复原的场景有,“十里窑场”盛况、炉火不夜、古代制瓷工艺流程演示、窑炉内部烧造场景、祭窑神、耀瓷与民俗特展,给游客以走进历史、身临其境的感受。
唐三彩窑址保护厅内展出有7孔窑洞组成的唐代三彩作坊一组,焙烧窑炉3座,试烧小窑1座。从泥料的练制到拉坯、模制成型,从三彩釉料的配方、试烧到烧纸成品的窑炉,以及配套生产的作坊,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唐三彩烧制的宏伟场景,以及唐人组织三彩生产的序列、分工和烧制工艺技术,从而揭开了唐三彩烧制工艺的神秘面纱,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唐宋瓷窑遗址保护厅内展出的是1984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科学发掘清理的唐宋瓷窑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该窑址真实再现了唐宋时期耀瓷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设备,反映出当时耀州窑陶瓷生产的景象。
研究成果
50多年来的考古发掘、调查和研究,建立了唐至明各时期耀州窑系统、科学的考古学序列。通过调查和发掘,出土陶器、瓷器、陶片、瓷片数百万件,基本搞清了耀州窑遗址分布的范围和规模,并发表了数十篇研究论文及《陕西铜川耀州窑》《唐代黄堡窑址》《五代黄堡窑址》《宋代耀州窑址》《立地坡•上店耀州窑址》等考古报告。
文物价值
1、经过半个多世纪两代古陶瓷学者、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对耀州窑遗址的认识不断加深,最终确立了耀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及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耀州窑烧造瓷器有上千年的历史。耀瓷与当时钧、汝、官、哥、定等名瓷并著。耀瓷制作精良,对种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陶瓷工艺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
2、耀州窑—黄堡窑遗址是中国北方的青瓷窑址。在中国以至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耀州窑一黄堡窑是中国古代六大窑系之一,也是中国北方较著名的青瓷窑场。
耀州窑一黄堡窑是中国古代连续烧造时间最长,瓷器外销最多的窑场之一。
耀州窑一黄堡窑遗址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遗存丰富且保存较好的古窑址之一。
耀州窑一黄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列中国瓷窑考古第一。
耀州窑一黄堡窑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对于耀州窑一黄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确立了北方青瓷的标识体系。
3、陈炉地区古瓷窑是对黄堡耀州窑的继承和发展,是耀州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明、清时期西北地区最有影响的窑场。陈炉地区古瓷窑遗址对于搞清元代以后耀州窑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窑业内部结构的演变,产品的分期与特征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陈炉窑是现仍在烧造的耀州窑窑场。
保护措施
为了继续保护耀州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弘扬耀瓷的传统工艺,古为今用。经国家批准,从1987年起先后建成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唐宋遗址保护大厅、金元作坊遗址保护厅、耀州窑陶瓷复制工厂。建筑总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00万元,占地4万平方米。1993年10月竣工验收,1994年5月25日剪彩揭展。使耀州窑从沉睡数百年的废墟中崛起,成为一处集古陶瓷遗址、出土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耀州窑烧造技术、工艺流程陈列、模拟、复制生产、销售;学术研究讨论、来宾、爱好者参与操作、仿制;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多功能的古陶瓷基地。
1988年1月13日,耀州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成立了耀州窑遗址文管所,编制专职管理、保卫人员10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已由遗址范围内的工厂、学校、部队、派出所、村委会组建了群众保护组,分段划片保护。所以耀州窑遗址未发生过重大破坏、盗挖文物事故。
1992年,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东至钢铁厂南界墙,西至新村沟,南至漆水河,北至四中、电瓷厂、灯泡厂中心;一般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黄堡街中心,北至新村塬下,西至黄陵水泥厂西界墙,南至韦家原二层台地。
荣誉称号
2001年,耀州窑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重大发现及陕西省十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耀州窑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南侧。
交通信息
1、西安游客可在西安火车站、西安城北汽车客运站乘长途至汽车至耀州窑博物馆下车即到。
2、铜川市内6路公交车直达耀州窑博物馆。
3、旅游公交3路:市旅游服务中心到耀州窑博物馆。
自西安方向来,走西延高速公路至黄堡出口下,向右行驶100米即到。自延安方向来,走西延高速公路至黄堡出口下,向右行驶100米即到。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9 12:4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