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皮
冶金工程术语
翻皮是指钢锭表面的重叠表皮。浇注时,钢锭模内钢液面因氧化和夹杂物聚集而形成一层游动的薄膜,一旦与模壁相接触,易被钢锭的凝壳粘住,当模内钢液面继续上升时,被锭壳粘住的这部分薄膜便为钢水淹没并压向模壁,形成重叠的表皮。
简介
翻皮是指钢锭表面的重叠表皮。浇注时,钢锭模内钢液面因氧化和夹杂物聚集而形成一层游动的薄膜,一旦与模壁相接触,易被钢锭的凝壳粘住,当模内钢液面继续上升时,被锭壳粘住的这部分薄膜便为钢水淹没并压向模壁,形成重叠的表皮。严重的翻皮会造成轧材断裂或大片的疤皮。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浇注或合成渣保护浇注,是防止翻皮的有效技术措施。
翻皮缺陷是钢坯中不允许存在的缺陷之一, 而且翻皮缺陷附近易产生气泡和夹杂, 在热加工时, 钢锭的翻皮不能焊合, 易在坯(材)上产生裂纹或大片的疤痕。因此, 隐藏在钢内的翻皮破坏了钢的连续性, 使钢的力学性能恶化, 严重影响钢坯的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
造成翻皮原因
在浇注过程中表面氧化膜翻入钢液中,凝固前未能浮出所造成。对翻皮部位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化学分析, 发现大量的MnO 、SiO2 等氧化物。主要来源于钢中合金元素的二次氧化产物和脱氧产物, 还有冶炼和浇注系统耐火材料的冲蚀物。
冶炼工艺不当, 如脱氧不良、低温出钢、出钢时先钢后渣、散流等易导致翻皮的产生。出钢时的先钢后渣和散流使钢液产生二次氧化, 钢液被氧化的程度随出钢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由于氧化而产生的氧化膜在浇注时逐渐变厚, 钢液中上浮的夹杂物也凝固在此膜中, 这层膜在浇注工艺控制不当时, 就会被钢液冲破而翻转于锭壁上或折入钢锭内部造成翻皮缺陷。
浇注工艺不当会增加翻皮产生的几率。特别是浇注温度低、注速慢、保护渣加入量不够, 在浇注中如果钢液裸露, 则钢液易氧化、冷却形成氧化膜或结成硬壳, 上升的钢液使氧化膜和硬壳滞留在钢液中, 最终造成翻皮缺陷。
改善措施
渣的配比、粒度和化学成分都会影响钢锭中翻皮缺陷的产生。渣中Fe2O3含量多、氧化性高、粒度大、水分含量大、熔速慢、铺展性差、发热量不足, 在浇注时往往不能真正起到保护钢液的作用, 都会造成大量的翻皮废品。合理控制渣中Fe2O3的含量、渣的粒度, 采用干燥的渣, 可以有效地降低钢锭翻皮缺陷的产生。
特征
在酸洗浸试片上有的呈亮白色弯曲条带或不规则的暗黑线条,并在其上或周围有气孔和夹杂物;有的是由密集的空隙和夹杂物组成的条带。
评定原则
测量翻皮离钢材(坯)表面的最远距离及翻皮长度。
总结
1.冶炼工艺、浇注工艺是影响翻皮缺陷产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若操作不当会产生翻皮现象。
2.加强冶炼、浇注操作, 严格执行工艺规程, 可以大大减少翻皮缺陷的产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07
目录
概述
简介
造成翻皮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