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镇,隶属于海南省
定安县,位于定安县南部,东临岭口镇,南与琼海市石壁镇相连,西与龙河镇、屯昌县的国营中建农场毗邻,北与龙河镇接壤。全镇 土地面积152.3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翰林镇户籍人口1.80万人。
历史沿革
清代,属雷一图、新一图。
民国时期,设立翰林乡,属定二区。
1950年,属定四区岭腰乡。
1958年10月,属岭口公社。
1971年9月,从龙塘、岭口两个公社划出深水、章塘、火星、翰林、沐塘、良星6个生产大队,设立翰林公社。
1983年9月,改称翰林区公所。
1987年3月,撤区建镇,成立翰林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3年,翰林镇下辖6个乡。
1987年,翰林镇下辖6个管理区。
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辖章塘、沐塘、深水、火星、翰林、良星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03个村民小组。辖区内有1个国营中瑞农场。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翰林镇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行政单位。镇人民政府驻翰林墟。
地理环境
翰林镇位于定安县南部,东临
岭口镇,南与琼海市
石壁镇相连,西与
龙河镇、屯昌县的国营
中建农场毗邻,北与
龙河镇接壤,距定安县县城5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千米,全镇土地面积152.34平方千米。
翰林镇依托母瑞山山脉,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在50至200米之间,是山地向台地演变的过渡地带。
翰林镇东北部为黏质砾土,西部属于沙质壤土。土壤结构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较高。
自然资源
翰林镇矿产资源丰富,据地质勘察资料表明,地下蕴藏着铁、铝、锌、金、硫铁、硅、石英石、磷矿及稀土等。曾有许多专家和技术人员陆续前来考察探测和研究开采。
截至1990年,翰林镇耕地面积16674亩,其中水田8786亩,旱田800亩,旱地7088亩。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耕地面积1.7万亩,人均0.6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3万亩,林地面积4.8万亩。截至2019年末,翰林镇实有耕地面积1.60万亩,其中水旱田面积9257亩,旱地面积6707亩。
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累计造林2.7万亩,其中防护林1.2万亩,经济林1.5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4万株,林木覆盖率75%。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辖区总人口3005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323人,城镇化率47.66%。总人口中,男性15947人,占53.07%;女性14103人,占46.93%;14岁以下5264人,占17.52%;15-64岁21462人,占71.42%;65岁以上3324人,11.0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6114人,占86.90%;有黎、苗、壮等12个少数民族,共3936人,占13.10%,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苗族,达2626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20.2‰,人口死亡率8.7‰,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截至2019年末,翰林镇户籍总户数5137户,总人数1.80万人,城镇人口7378人,乡村人口1.06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翰林镇财政总收入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7.7万元,比上年增长13%,是1949年的10倍,是1978年的5.2倍。人均财政收入3920元,比上年增长10.2%,是1949年的10倍,是1978年的6.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654元。
2019年,翰林镇地区总收入4035.1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031.27万元(内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59.75万元),其他收入3.88万。
第一产业
翰林镇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0.2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0.6亿元,2011年达到1.3亿,比上年增长10.5%,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80.2%。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翰林镇生产粮食921吨,人均30.6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槟榔、橡胶等。2011年,橡胶种植面积9561亩,产量920吨;槟种植面积1319亩,产量10800吨。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万头,年末存栏2万头;羊饲养量0.7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饲养量0.2万头,年末存栏0.4万头;家禽饲养量22.4万羽,上市家禽15.4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224.4吨,其中猪肉1801.5吨,牛肉62.3吨,羊肉47.1吨;禽蛋36.3吨。
2011年,翰林镇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1040吨,其中荔枝124吨,龙眼196吨,香蕉200吨,石榴9吨,杨桃120吨,其他杂果305吨。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620亩,产量90吨;渔业总产值7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2万台。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有商业网点3个,职工5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有邮政所1处,乡村通邮率80%。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95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7所,在校生1446人,专任教师2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6.3%;初中1所,在校生720人,专任教师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79.2%,小升初升学率82%,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80%。2011年,教育经费达25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0%。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0%,比上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
文化体育
2011年,翰林镇有公共图书室6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藏书1万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50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2.1%,实现增加值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2%,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末,学校有足球场2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11个;村排球场6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卫生站7个,病床14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8张。专业卫生人员9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万人次,出院病人2万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万人,参合率80%;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0岁,其中男性68岁,女性73岁;孕产妇死亡率26.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8%、3.5%、4.4%。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20千米,生产能力1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0.2%。
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630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120千米,用电负荷50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7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8.48%。
截至2011年末,翰林镇有镇区公园1个,公园面积6平方千米,园林绿地面积3平方千米。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9户,人数453人,支出3.9万元,比上年增长19%,月人均250元,比上年增长8%;城市医疗救助18人次,共支出0.1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9户,人数453人,支出81.5万元,比上年增长25%,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0人,支出3.6万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五保分散供164人,支出39.4万元,比上年增长33%;农村医疗救助1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15人次,共支出3.1万元,比上年增长23%;农村临时救济136人次,支出28.8万元,比上年增长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250人,紧急转移安置38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60亩,救灾支出28.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7万元,比上年增长8%。
交通运输
翰林镇境内有301省道过境,境内长13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琼海、龙河镇。县道1条,长13千米。截至2011年末,镇道路总长度23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1米。镇区公交汽车线路1条,运营总里程达0.3万千米。
历史文化
元天历元年(1328年),翰林大学士、诗人王仕熙被流放吉阳军(今崖城)。同年十月,王仕熙应诤友王京(今翰林镇章塘村人)之邀在今翰林中心小学所在地创办翰林书院,训化民风,动员当地百姓广种槟榔。当地百姓将这一带的槟榔园称为翰林园。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政府沿袭使用翰林之名设乡,因此得名。
风景名胜
翰林镇是革命老区镇,境内的旅游资源有南牛岭、马鞍岭、青龙潭、亚洲榕树王、白石岭、大总岭、旧市城、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
所获荣誉
2022年,定安县翰林镇团委被授予为2021年度“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