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城村隶属于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距离定州市区20公里,2012年末,全村1200户,4730人,村民聚居于一个村落,形成了五纵三横的街区式布局。战国时期,此地就有先民生存,魏晋南北朝-后燕时期,此地曾是丁零翟鼠的故城。为丁零翟鼠的封地。后此人屯兵背叛,著有防御工程和城堡,故名翟城。
翟城村历史悠久,战国时期,此地就有先民生存,现村庄南部有战国时瓦砾堆积的痕迹(根据河北省文物统计,此处为翟城墓群)。至西晋时,是丁零翟鼠的故城。为丁零翟鼠的封地。后此人屯兵背叛,著有防御工程和城堡,故名翟城。对于丁零翟鼠故城这一说法,学界依然有争议,但是根据定州地区历史较长的村庄命名情况,笔者猜测,翟城的命名应该还是和这一段历史有关联。
此后一千年多没有历史纪录,直至清晚期,村治运动的发起又将这个村庄引入历史的视线。民国初年,因较早推行村民自治,1904年,翟城村乡绅米鉴三、米迪刚父子,在该村开展村民自治运动,开启了“村治”及乡村建设的先河。
米氏父子的村治(1904~1916年)历经12年,其内容包含办新式教育、发展村庄经济、改革纳税制度、改善乡村卫生和乡风民俗、设立义仓、村庄保卫等方面,并因此被定为模范村,国内参观者络绎不绝。
鉴于村治经验,1927年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此推广平民教育运动,因效果显著,将总部由北平迁往定县(今定州市),并将平民教育运动逐步推广至全县,形成全县范围的试验区,直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撤离,经过十年的实验区 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定县经验”,为以后国际
乡村建设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3年7月,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翟城成立,这被视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派”领袖晏阳初定县试验的延续。运行三年后,由于特殊原因,2006年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从翟城村撤离。
《翟城村志》(民国十四年铅印本,米迪刚、伊仲材合作编述):该书是为定州历史上第一部村志,为研究定州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本志专记治理翟城村始末及具体作法、成果等,与一般志书体例不同。”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李景汉著,一九三二年初版):本书被称为我国近代爱国知识分子以西方社会学方法与技术进行的以县为单位的社会调查的一个代表作。全书分为17章,分别从地理环境、历史、政府机构、人口、教育、健康、农民生活、乡村娱乐、风俗习惯、信仰等17个方面对定县的基本社会概况进行了全面描绘,涉及面非常广泛,资料极为丰富。当时学术界称之为提供了一部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当代社会学考察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调查的重点区域,翟城村当时的社会生活被详实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