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0年代,国家推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与民休息,政协视察工作也减至*限度。与此同时国内政治空气空前宽松,神仙会盛行,作者年事渐高,外出活动减少,写诗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多次参加政协或民革举办的诗会活动。1961年初作者写有“读诗随记”,1962年开始将所作诗记录在专门的簿子上,并名之为“碎锦集”。诗的体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以七律为主,现在则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古风均有。1964年往大连避暑时还开始学习填词。诗的内容也丰富多采,有外出视察和休养的见闻,有吟古的作品,有怀念故人和亲友,更有不少是追记自己过去的经历等等。可以说从1961年开始到“
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五年间是他写诗的丰收季节,尽管有两本诗目前已失散,留顾虑下的仍在千首以上。
看影剧《走向新中国》(5) 张钦栻、刘明球结婚(5) 追忆(6) 五反(6) 游颐和园志感(7) 游天坛(8) 栖息(9) 北京市初步建设要点(9) 立秋晚坐(10)
回溯吟长诗(11) 雪花(33) 读赵北瓯廿二史札记志感(33) 北海游兴(34) 冯蒋结义(34) 京邑闲居(35) 生日志感(35) 颐和园记游(35) 水利防灾(37) 题王通著《中说》(37)
回忆晚清甲午战役(38) 中山公园看花(39) 生辰志感(39) 闻长江水落(39) 农妇人城投佣(40) 民多地瘠(40) 中央公园柏林晚兴(40) 四宜轩闻眺(41) 牌楼拆除(41) 移居感念(41) 忆子(42) 念母(42) 游苏联展览馆(42)
作者翁文灏先生于1951年3月初自法回国,1971年1月底在京逝世,在解放后的新中国生活了近20年。在这20年中曾写作了大量诗词,虽经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有所遗失,但保留至今的仍有近3000首,其中相当一部分曾经由作者仔细誊写在册,部分则散见于日记、信函、报刊以及视察途中的札记中。这些诗作反映了作者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生活、活动、思想情感,也对应时的情景、时尚,以及有关人士作了忠实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