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贴画
和县羽毛贴画
和县羽毛画传承谱系自清中期已有九代,历历可数,其制作工艺不断提高。作品自清末流传省内外,并作为礼品赠送到日本、罗马尼亚、保加尼亚、芬兰等国,影响不断扩大。
所获荣誉
2010年,羽毛画入选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发展史
和县民间羽毛画的雏形,最初出在唐朝初年,是和县民间艺人在准备霸王祠“三月三”庙会祭祀祭品时,将泥塑插上不同颜色的羽毛装饰,后清朝,和县文人曾三尝试将羽毛拼贴在不同的布面和纸面上,首创羽毛画,其历史源远流长,发展经过不断创新逐渐走出国门,为广大国际友人所知晓。
代表人物
上世纪70年代,和县乌江、新桥(现功桥镇)等地,出现民间业余的羽毛画制作者。改革开放后,乌江的羽毛画
爱好者田恒浩在镇上开了一个工艺美术店,后发展成由几十名残疾人从事工艺美术品生产的福利厂。产品有烫画、羽毛画、吹塑面等,而羽毛画是他们的特色产品,深受顾客好评。田恒浩先生一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在羽毛画的创作和研究上耕耘不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品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或参加展览,并得到林散之、赖少其等书画大家的鼓励与支持。
参考资料
和县非遗项目线上展览开展.和县文旅官方公众号(和县文化和旅游委员会).2022-06-12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0 11:38
目录
概述
所获荣誉
发展史
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