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拼音:gēng),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古形体为《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古字形由𩰲(lì,冒热气的炊具)和羔(小羊)组成,“羹”的本义应是“以羊肉做成的带汁的食品”,引申指各种肉类或蔬菜做成的带汁的食品。中古以后,“羹”由带汁食物引申为浓稠的汤。
文字源流
“羹”字,古文字字形作“𩱧”(图1)。字形上部为“羔”,中部为鬲一类烹煮器,表示烹煮鬲之类容器中的羊羔,从羊羹、肉羹的角度来表意。关于中间像鬲的部分,左右两个“弓”像水汽上腾的样子(一说是容器器壁的象形)。大约在稍晚一些时候,“羹”字中间的“鬲”被“美”替代(图2),表示味道鲜美。据考证,“美”有可能是由“鬲”讹变而来的。再后来左右两个后来被写作“弓”形的曲笔被去掉了,如图3。两旁的“弓”形被简省掉之后就变成现代所写的“羹”形了。
“羹”的本义应是指“以肉类做成的一种带汁的食品”。所谓带汁的肉并不同于现代的汤,只是烧肉带有少量的汁而已。“羹”这种食物有肉,但不一定仅是羊,而是用羊代表各种牲畜;“羔”所表示的小羊肉是羊肉中最为鲜嫩可口的,以此代表美味食品,说明在古代羹也是可口的食物之一。
其后,古人将用水果或蔬菜等做成的一种带汁的食品也叫“羹”,不一定仅指肉菜类的煮食。即使没有肉,也自有另一番美味。明代杨慎《古今谚》云:“屠者食藿羹,造车者多步行。”可知用藿草煮的羹没有肉,是素食。还有莲子羹、银耳羹,皆为用莲子、银耳煮成的带汁的素食美味小吃。也有无汤的,如:栗子羹、鸡蛋羹,都是固体食品,与“羹”字的本义距离较远了。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三】【䰜部】古行切(gēng)
(𩱧)五味盉羹也。从𩰲从羔。《詩》曰:“亦有和𩱧。”
𩱋,𩱧或省。
𢑌,或从美䰜省。
羹,小篆。从羔,从美。
说文解字注
“(𩱧)五味盉𩱧也。”皿部曰:“盉,調味也”,內則注曰:“凡羹齊宜五味之和,米㞕之糝”,晏子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亨魚肉,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凡魚肉必用菜,菜謂之芼。《儀禮》:“铏芼牛藿羊苦豕薇”,芼及醯醢鹽梅,是之謂五味之和也。實於铏謂之铏羹,肉汁不和五味,謂之大羹。
“从𩰲,从羔。”會意。凡從羔者,羔猶美也。古行切,古音在十部。
“《詩》曰:‘亦有和𩱧。’”《商頌》文。鍇本𩱧作羹。
“𢑌,或从美䰜省。”羔下從美,今各本作兩羔,非也。
“羹,小篆从羔,从美。”此是小篆則知上三字古文、籀文也。不先小篆者,此亦上部之例。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羊部】 羹
《广韵》《正韵》古衡切。《集韵》《韵会》居行切,并音庚。《说文》作𩱧,五味和羹也。小篆从羔从美。《尔雅·释器》:肉谓之羹。注:肉臛也。疏:肉之所作臛名羹。《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礼·乐记》:大羹不和。注:大羹,肉湇,不调以盐菜。
又《云仙杂记》:史凤,宣城妓也。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又《集韵》何庚切,音行。义同。
又《集韵》卢当切,音郎。《韵补》:左氏传,陈蔡不羹。《释文》:音郎。正义曰:古者羹臛之字亦为郎,故《鲁颂》《楚辞》《急就章》与杨房浆为韵。近世独以为地名。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和酸若苦陈吴羹。◎按说文、小篆俱作羹。《正字通》:止收羮,不收羹,则从俗字,而反失正字矣。今增入。羮,俗羹字。见未集。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羔”扁“美”长,宽度相当。“羔”居上半格;竖在竖中线;四点上合下开。“美”,主体居下半格;“丷”在横中线部位;“王”的首笔横在横中线下侧,竖在竖中线;“大”,横笔与上面四点宽度相当,撇、捺相接于竖中线,收笔持平。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上中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