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复合体又称群丛复合体,是指不同群落的一些小地段或斑块的相互间隔现象。
概念
群落复合体是指一定地段上不同植物群落及其相应生境按一定格局重复出现的植物群落总体,并把它限定在中小地域内,是植被空间分布的一种形式。是不同群落之间水平分布格局的一个特征。在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等植被过渡地带,常常有明显的表现。
特点
群落复合体是由于地形条件起伏的变化,引起土壤水分、肥力、甚至盐分等生态因子的交替变化,而导致两个以上的植物群落(往往是群落片段)有规律地重复交替的结构格局。
不同植物群落的斑块间的接触只发生在接界上,而大多数植物则没有相互接触而生存于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具体地说,它是由于微地形或小地形有规律的起伏变化,占有面积不大(直径几米到几十米)的不同植物群落或群丛片段(有时为同一群系或不同群系,甚至不同植被型),随着不同生境条件重复出现,呈现出相互交错分布的现象。如:草原上土壤水分的差异、
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都能引起不同群落的交错分布。
群落之间出现复合体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空间地段,实际上,群落复合体也是不同植物群落或群丛片段(有时为同一群系或不同群系,甚至不同植被型),随不同生境条件重复出现的结果。在森林一草原,草原_荒漠等植被过渡的地带表现得更为充分。一定类型的复合体适应于一定的地域环境条件,因此群落复合体也是小区域环境的一种有效指示。
分类类型
DuRietz(1930)的群落复合体概念较广,他认为植物群落及其生境以镶嵌格局出现者,都可称为“群落复合体”。他按生境的地下范围和复杂性的程度把群落复合体划分出4种类型:
镶嵌复合体、带状复合体、
植被区和
植被垂直带。前两类是指小面积内群落有规律重复出现的分布,后两类则是指大范围内植被水平地带分布和垂直带分布。他的植被区相当于Shelford(1963)的生物群区的概念。
其常见类型如下:
①镶嵌复合体
镶嵌复合体是指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内,由不同群落类型构成的不规则的、但有一定规律的分布格式。这种复合体是由小地形、不同演替阶段或者人为影响而形成的空间范围较小的群落复合体,如
高位沼泽及
小丘和
洼地等。
②带状复合体
带状复合体是指在小面积内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成带现象。如河流,湖泊岸边各个带的相应群落以及
盐沼四周群落等。这种复合体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生境的
湿度梯度、盐度梯度、养分梯度、光照梯度、
温度梯度、风力梯度、污染物梯度以及机械压力梯度所造成的。
③穿插复合体
穿插复合体是指或多或少稳定的群落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接合,即所谓孪生群落。
④叠置复合体
叠置复合体是指在相当稳定的群落中混生着一些流动的群落,如芦苇群落中混生着浮萍群落,在
盐生草甸中混生
盐角草群落等。
在上述这些复合体间还存在着一些过渡类型以及其他复合体类型。例如,在不同地形部位上出现的地形群落复合体、由不同的分类单位组成的群落分类复合体,以及由演替阶段群落或潜在的和替代群落组成的群落发生复合体等,群落复合体是多种多样的。
研究意义
群落复合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正确地反映了植被空间分布复杂的客观现象,而且解决了各种植被分类系统间一些长期存在的矛盾,为群落区系特征分类、动态发生分类以及植被生境分类之间的联系找到了一个接合点。
由于有了群落复合体的概念,就可以将具有不同种类组成,演替上有联系的阶段群落与顶极群落,或者基本的和替代的群落归并在一起,也可以将种类组成不同而生境类型有联系的群落归并在一起,这样就为植被分类以及植被制图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此外,它也为
景观生态分类和生境制图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