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野牛涧地带位于加拿大阿尔博达省东南部。这里曾是史前时期最大的围猎场之一,面积为40平方公里,是人类初期生存环境的伟大见证,分屠宰区、加工处理场和圈牛区。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美洲野牛涧地带(Head-Smashed-In Buffalo Jump)
入选时间:1981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vi)
地理位置:N49 44 58 W113 37 26
遗产编号:158
遗产描述
美洲野牛涧地带,位于
加拿大西南部的
艾伯塔省境内,东距麦克雪奥德堡19千米,南距老人河48千米。曾经是史前
印第安土著居民最大的围猎场之一,古代
北美土著人的一个重要居住区。
198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vi) ,美洲野牛涧地带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编号158)的
世界文化遗产。
遴选依据标准(vi):美洲野牛涧地带是最古老、分布最广、保存最完好的遗址之一,它展示了集体狩猎技术和平原居民的生活方式。在超过5000年的时间里,平原居民一直以北美洲的大群野牛为食。
评价
在阿尔伯塔省(Alberta)的西南部,发现了标有记号的数条小道、土著人营房和坟地遗址,里面存有大量的野牛(美洲野牛)骨骼,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近六千年前的北美平原上土著人的生活习俗。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对野牛习性的了解,将牛群追赶到悬崖边,迫使其跳崖摔死,然后在下面的营房里分割尸体。
遗产简介
加拿大美洲野牛涧地带(Head-Smashed-In Buffalo Jump World Heritage Site)曾是史前时期最大的围猎场之一,是人类初期生存环境的伟大见证。遗产分屠宰区、加工处理场和圈牛区。美洲野牛涧所代表的伟大的原始文化展示了北美草原上的土著民众曾几乎不加改造地利用地势和自然环境,在集体劳动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复杂而精细的食品生产体系。
围猎场
几千年来,美洲野牛是在北美大平原上居住的土著居民谋生的物质来源:牛肉可以充饥,牛皮可以做成帐篷及衣服,牛粪可以生火取暖,牛的腱、骨和角可以制成工具。艾伯塔西南的箭猎山中的美洲野牛涧地带是北美最大、最古老,得到最完善保护的围猎场,它包括圈牛区、屠宰区和加工处理场几个部分。其中,圈牛区面积32平方千米左右,美洲野牛被圈到这里后,即被赶下悬崖摔死,屠宰区内有一道约18米高的悬崖。从5700年前到19世纪中期,被赶下这道悬崖摔死的野牛不计其数,悬崖下白骨累累。今天,在11米左右深的存骨坑内仍然可以看见许多野牛骨骼。加工处理场是人们对野牛进行加工的地方,位于圈牛区附近,人们在这里加工野牛。这里遗留的一些土坑是专为贮存、燃煮食物而挖的,土坑周围有用野牛骨垒成的骨墙。
考古发现
第一位考察此地的考古学家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朱尼斯·博尔德,1938年开始对此地进行第一次发掘,随后九年的发掘让人们对此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聚集盆地位于悬崖的西边,是一处方圆40平方公里的积水盆地,是广阔的草场地带。盆地里有充足的水源和各种各样的青草,在冬天到来之前都是绿油油的。石块堆积在两旁,追逐巷道帮助者将野牛逐向悬崖。现今仍可在盆地看到绵延14公里长的巷道,由无数小石堆标志着,悬崖西面10公里处有500多个石堆,人们在这里生火和编织毛毯,这些石堆还为野牛形成一条通向悬崖的小路。狩猎开始前,经过训练的年轻人会学走失的小牛的叫声来引诱牛群跟随自己,当牛群靠近了追逐巷道的入口处,年轻人会围在牛群后面,挥动长巾,大声叫喊,恐哧牛群。牛群跑至悬崖前往往收不住腿,随着惯性跌入崖底。从5700年前到19世纪中叶,曾有无数的野牛被聚集到10-18米的悬崖边,今天在悬崖底部到处是野牛的尸骨。悬崖附近是屠夫们的营地遗址。在方圆1公里的范围内星星点点地散布着出贮肉窖和灶坑遗迹,当地人制作的肉干可保存几年时间。
猎杀野牛
1990年,加拿大政府在此建立了“森林野牛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的管理下,北美野牛的数量逐渐达到了5000多头,一个濒临灭绝的种群渐渐得到恢复,在对“牛急跳崖处”进行检查时,突然发现悬崖下有一具野牛的尸体,管理人员非常诧异,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野牛在这里跳下了。然而,2002年,又先后发现了三只野牛坠下悬崖死亡,还有被狼、狐、熊啃食的痕迹,公园管理人员怀疑是有人盗猎抑或是有人模仿印第安人重复那古老而残酷的游戏。公园增派警力密切注视“牛急跳崖处”的动态,但是结果显示一切正常。2003年至2004年,同样有几只野牛坠下悬崖死亡,管理人员也猜疑是否是野牛自杀。公园管理人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2005年2月,公园管理人员在“牛急跳崖处”通道的多处地方安装了监视摄像装置,决心揭开野牛坠崖之谜。终于,当一只野牛进入画面时,后面尾随的果然是一群北美狼。古老的石头巷道虽然残破,但野牛进入巷道后,那些缺口和岔道反而迷宫般迷惑了野牛的方位感,野牛有缺口就钻,有巷道就冲,由于野牛的奔跑是一直向前,最终它冲上悬崖,想“刹车”已经来不及,一个趔趄就栽了下去。看见野牛栽下去了,狼群迅速撤退。管理人员没想到这古老的遗迹竟然还能发挥作用,更感叹北美狼居然会利用“牛急跳崖处”猎杀野牛。大部分动物专家认为,北美狼是印第安人利用“牛急跳崖处”猎杀野牛的见证者,当年印第安人在悬崖下宰杀野牛时,它们也时常观望分得残羹剩骨,印第安人数千年的演示让它们“看懂”了这里的奥妙,实际上每年狼都在利用“牛急跳崖处”猎杀野牛,只不过数量太少而被人们忽视;另一些动物学家认为,也许是偶然行为,随着公园野牛数量的增加,狼在追逐野牛时偶然将野牛逼上“牛急跳崖处”,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公园管理高层会同动物学家认为这种现象属于狼的正常猎杀范畴,其每年几头野牛坠崖的数量不足以对野牛种群构成威胁,因此并没有关闭“牛急跳崖处”,但是他们将密切注视北美狼的动向,一旦坠崖的野牛数量达到警戒数量,他们将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防范。
博物馆
美洲野牛涧地带也是一个以北美原住民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反映了人类在社会早期创造的伟大的原始文化,这让每一个到过野牛涧的人都为古代土著人巧妙地利用大自然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求得生存的智慧和高超技能惊叹不已。美洲野牛涧地带现时建有一个解说中心,解说中心一共有五层,它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分别展示黑脚族人的生态、神话、生活方式与技术,并提供原住民和欧洲考古学的观点加以解释。解说中心另外也可以安排圆锥形帐篷露营和提供介绍北美原住民各方面的生活的小作坊,如制作鹿皮软鞋与鼓等。每一年美洲野牛涧地带都会主持一些特别节目和原住民庆典,这些庆典皆以生动、活力以及真实见称而闻名,当中包括一个在圣诞节举行的活动,聚集不同地方的原住民艺术家与工匠,展览不同的珠宝、服饰、艺术品与工艺品。如今,许多游人很喜欢“没穿裤子”的野牛滑稽的样子,以为野牛很温驯,于是开着吉普车无忌惮地接近野牛,结果发生了多起野牛将吉普车顶翻的事件,人们才知道北美野牛的牛脾气,但是,当拿着青草慢慢接近它时,野牛又是那么温柔,任人们抚摸嬉戏也不会生气。
国家公园
美洲野牛涧曾经是史前印第安土著居民最大的围猎场之一。欧洲人到达美洲时,美洲野牛分布在北美洲大部分土地上,曾多达6000万头,是平原印第安人的经济支柱。后来向西移动的白人以任意屠杀美洲野牛为乐,许多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的矛盾即由野牛群的减少而引起。到1900年前后,美洲野牛已趋绝迹。为了避免美洲野牛灭绝,1990年,加拿大政府在美洲野牛涧地带建立了“森林野牛国家公园”。
阿尔伯塔省(Alberta)位于英属哥伦比亚省和曼尼托巴省之间,面积为66万1,190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8%,人口约291万人,省内90%的地区为平原,加拿大最壮观的自然景观----落基山贯穿本省。大群野牛奔跑,牛仔策马的情景,在阿尔伯达的草原上不时出现。近年,好莱坞以西部牛仔为题的大制作电影,多在阿尔伯达取景,较著名的有《与狼共舞》(DanceswiththeWolf)及由
成龙主演的
《上海正午》(ShanghaiNoon)。省内拥有世界著名的
班芙、
嘉士伯、渥特藤国家公园、卡那纳斯基度假区、座落于洛基山脉的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阿省还拥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麦克劳德堡的“野牛撞头跳”和德拉姆海勒的省恐龙公园也是吸引游客的好去处。每年七月初,在卡尔加里市举办的北美最大规模的“西部牛仔节”吸引了150多万游客,而位于埃德蒙顿市的“WESTMALL”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购物和娱乐中心。阿省的著名城市有省府埃德蒙顿和卡尔加利。
美洲野牛涧属于低草区。从落基山山麓地带向东延伸,在西经100°与高草普列利相连; 北自加拿大南至新墨西哥州与德克萨斯州中部,然后过渡到荒漠-禾草区。年降水量250~650毫米,大部分布于4~9月。天然植被以格兰马草、野牛草为主。干草产量可达1700千克/公顷。耐牧性比高草区强。在南部可全年放牧;中部可放牧8~10个月;北部可放牧4~8个月。
在稳定的群落中可以
针茅、
冰草、
溚草、早熟禾、鼠尾粟和野麦等属的植物为代表;北美草原也是玉米和
小麦的主要产地。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和草茎的高低,而又区别为高、中、低几种类型的草原,当降雨量进一步增加时,草原则转变为森林。这里广泛地发育着独特的北美草原土(prairiesoil)。置
位于北美洲北半部,约在北纬41°~83°,西经52°~141°之间。它东濒大西洋, 滨太平洋,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南接美国本土,北临北冰洋达北极圈。全国地貌呈西高东低状。西沿太平洋的落基山脉,有许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最高峰洛根峰海拔6046米。中部为大平原。
加拿大主要河流有
马更些河、
育空河和
圣劳伦斯河等。基保以马更些河最长全长4241公里。著名湖泊有大熊湖、大奴湖和休伦湖、安大略湖等。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
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
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为2400~2700毫米。北部为
寒带苔原气候,一年仅两三个月温度在0℃以上。北极群岛,终年严寒。观
阿尔伯塔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景观,完善的旅游度假设施和热情好客的纯朴民风,使其成为世界级的观光胜地。著名的班芙、
嘉士伯、渥特藤国家公园和卡那纳斯基度假区,坐落于 省内西南部的洛矶山脉,国家公园的环境保护了近百年,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宁静而祥和,原始而险峻。省内有五处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洛矶山国家公园,渥特藤国家公园,麦克劳德堡的“野牛跳崖”,省立恐龙公园和伍德野牛国家公园。位于埃德蒙顿市的西埃德蒙顿商场,面积达5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购物和娱乐中心。每年七月初在卡尔加里市举办的北美最大规模的“西部牛仔节”吸引了150多万游客。
在阿尔伯塔省,辽阔的天地,让你的视野可以拓展到蓝天的最深处;充满活力的都市,让你体验加拿大“能源之都”的蓬勃朝气;珍贵的历史遗迹,让你追寻原住居民千百年来与大自然博斗的踪迹。
1980年,
阿尔伯塔省与中国黑龙江省结为友好省,为中加之间第一个友好省。1985年5月和12月,卡尔加里市与大庆市、埃德蒙顿市与哈尔滨市分别结为友好城市。目前阿省华人华侨约有2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