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是美国保管
联邦政府档案文件的机构。官方称为
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NARA),是国家的记录保存者。1934年建立,直属联邦政府,馆长由
总统任命。
历史沿革
1934年,国会通过并由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签署成立国家档案馆的法案,授权其收集、保管和提供联邦政府记录。国家档案馆大楼由建筑师约翰·罗素·波普(John Russell Pope)以古典复兴风格设计,于1931年9月5日破土动工。1936年,第一批联邦政府记录被转移到华盛顿特区新建的国家档案馆大楼。这座建筑于1937年完工。
1949年,国家档案馆并入总务管理局(GSA),其名称更改为国家档案和记录局(NARS)。1950年,国会通过联邦记录法,进一步扩大了国家档案馆的记录管理作用。1955年,国会通过《总统图书馆法》,允许将
总统图书馆、文件和纪念品移交给国家档案馆管理。后来的1978年国会通过《总统记录法》,使总统文件成为政府财产,在政府任期结束时必须移交给国家档案馆。
从1950年开始,国家档案馆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联邦记录中心(FRC)。在1960年代后期,国家档案馆开始在各地联邦记录中心保存和提供来自其所在地区的联邦机构的记录。至1968年在
费城、
芝加哥、
堪萨斯、
西雅图等11个城市建立分馆,保存联邦政府在地区性活动中产生的档案文件和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对地方研究有价值的档案缩微副本。
1985年,国家档案馆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从总务管理局独立出来,成为
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NARA)。1994年,在马里兰州科利奇帕克开设国家档案新馆。自1997起国家档案馆开始建立地下联邦记录中心,截至2012年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州、伊利诺伊州等地建立四处地下设施。
国家档案馆及其分馆均向社会开放,已出版6部档案馆指南。
国家档案馆体系现今拥有包括现场档案馆、联邦记录中心、总统图书馆、联邦公报办公室、国家历史出版物和记录委员会(NHPRC)、信息安全监督办公室(ISOO)、国家解密中心(NDC)和政府信息服务办公室(OGIS)等等设施。国家档案基金会(National Archives Foundation)是独立的非营利组织,为国家档案馆展览、公共项目和教育计划提供支持。
建筑特色
国家档案馆大楼设计规划既考虑了存放档案的实用性,也包含了象征性。具有高度装饰性建筑特色的纪念性结构。这座建筑选址具有象征意义,位于白宫和国会大厦之间。建筑商为保护国家档案大楼下方地基将8,575根桩打入旧河床不稳定的土壤中,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地基。档案馆还需要安装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过滤器、加固地板和数千英尺的书架,以满足该建筑的档案存储要求。1934年艺术家巴里·福克纳(Barry Faulkner)受托为档案馆圆形展览大厅绘制两幅壁画,于1936年安装。西北墙上的壁画描绘了“报告独立宣言”。东北墙上的壁画描绘了“提交宪法”。
国家档案馆大楼是“联邦三角”区最华丽的建筑,国家档案馆大楼有72根科林斯式立柱,每根高53英尺,直径5英尺8英寸,重95吨。宪法大道入口处的两扇青铜门,每扇高38英尺7英寸,宽约10英尺,厚11英寸,重约6.5吨。国家档案馆大楼南北两侧的三角山墙宽118英尺,顶峰高18英尺,山墙中的雕塑描绘了代表命运、历史、守护和灵感的人物。在靠近入口的基座上有四座大型寓言雕塑,在宾夕法尼亚大道入口处,雕塑代表着未来和过去;在宪法大道的一侧,雕塑代表着遗产和守护。为了彰显建筑物收藏档案的象征,建筑物周围描绘了美国印章标志以及当时存在的众议院、参议院和政府部门的徽章标志。代表该建筑历史重要性的三段铭文分别镌刻在这座建筑的西侧、东侧和南侧。
馆藏展览
国家档案馆大楼的圆形大厅圆顶天花板高出地面70英尺,约40英尺高的青铜门让游客在这个宏伟的空间中感受到敬意。圆形大厅以原始《
独立宣言》、《
美国宪法》和《
权利法案》的永久陈列地而闻名。1952年《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原存放在
国会图书馆)移交给国家档案馆,连同1938年移交给档案馆的《权利法案》,这三份美国国家的建国文件统称为“自由宪章”。2001年这些文件曾经撤展以进行保护,于2003年重新公开展出。圆形大厅弧形墙壁上装饰有由巴里·福克纳绘制的两幅壁画,描绘了《独立宣言》和《宪法》的“演讲”的场景。
国家档案馆大楼另有“权利记录”展览,以及其他临时专题展览。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5:30开放。除感恩节和圣诞节外
地理位置
珍贵照片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军留下了一组珍贵的航拍老照片,捕捉了迄今最完整、最丰富的中国城乡航拍景观。此后,这组航拍老照片一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档案馆,之前从未公开发表过,随着“航拍中国,1945——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精选展”,这段尘封的历史也就此被揭开。
这一系列的老照片共几百张,此次展览则精选了北京30幅,天津、青岛、上海各10幅。主要包括1945年9月4日紫禁城建筑群的大部分。
文件披露
2022年12月15日,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布了与前总统
约翰·肯尼迪遇刺有关的12879份机密文件,这是自2018年以来披露文件数量最多的一次。此前,美国国家档案馆已经公布了大约55000份相关文件。2021年12月15日,该档案馆曾公布1491份机密文件。
2025年3月,当地时间18日,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布肯尼迪遇刺案记录。
相关报道
当地时间2025年2月7日晚,美国白宫人事管理办公室主任戈尔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已解除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科琳·肖根(Colleen Shogan)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