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入侵利比亚
1986年发生在利比亚的战役
1986年3月24日,利比亚以美国舰队入侵其领海为由,向美机发射12枚导弹,击落3架美机,引发两国军事冲突。美国随后先后两次对利比亚进行空军突袭,显示了其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战斗力。
事件简介
美军入侵利比亚是指1986年3月23~24日和4月15日,美国出动大批作战飞机,在海军舰艇的配合下,对利比亚发动了两次代号分别为“草原烈火”和“黄金峡谷”的突然袭击,在非洲北部的锡德拉湾挑起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战火,美、利之间爆发了一场以空袭和反空袭为主要内容的军事冲突。美国对利比亚的突然袭击,以其突出的高技术特征,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
美利矛盾由来
4月6日下午,里根白宫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讨论再次“惩罚”利比亚问题。会议在分析前苏联动向,排除前苏联直接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后,迅速作出了再次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的决策,并指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克劳负责拟定作战计划。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也奉命参加这项工作。4月8日里根对作战计划提出两项原则:一是只袭击与恐怖主义有关的目标,二是尽可能避免美飞行员和居民伤亡。4月9日晚克劳向里根呈交作战计划。根据里根指示的两项原则,该计划提出以第6舰队“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编队的A一6舰载攻击机和美驻英拉肯希斯空军基地的F一111F战斗轰炸机为主对利比亚以下5个目标(其中的黎波里3个,班加西2个)实施夜间空中突袭:
第一,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据称这是卡扎菲的指挥部,也是卡扎菲的住处。
第二,西迪比拉勒港兵营。据称这是利比亚突击队训练中心,培训巴勒斯坦“蛙人”潜水员。
第三,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据悉这里停放着9架伊尔一76运输机。
第四,班加西民众国兵营。据称这是卡扎菲的备用指挥所。
第五,班加西贝尼纳军用机场。据悉该处停放有米格一23飞机。
另外还有两个目标,即:美认定的恐怖分子阿比尼达尔的驻利办事处和利比亚情报局总部大楼,因靠近居民区,在征询撒切尔夫人意见后放弃。
作战计划还提出根据不同类型的目标,选用恰当的武器弹药。该计划建议选用2000磅(907公斤)GBU一10型激光制导重型炸弹对阿齐齐耶兵营和卡扎菲住所实施精确轰炸;以500磅(225公斤)“迟钝”(非制导)减速炸弹轰炸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以500磅MK20“石眼”激光制导集束炸弹突击贝尼纳军用机场;以“百舌鸟”和“哈姆”反雷达导弹攻击利防空雷达设施。在兵力运用上贯彻以最短的暴露于敌的时间,对目标投入最多的兵力的原则。
对上述计划,里根当晚即表示原则批准,并引用古代西班牙人冒险深入中美洲深山峡谷的黄金城,成功找到黄金的传说,命名这次作战行动为“黄金峡谷”行动。
交战双方的战前准备 为了实施这一计划,里根一方面选派美驻联合国大使,与撒切尔夫人有良好私人关系的沃尔特斯为总统特使赶赴英国与撒切尔夫人磋商;同时,亲自致函法国、西班牙通报其袭击计划,要求允许美国战斗机飞越两国领空。撒切尔夫人除建议取消后两个袭击目标外,对利用英国空军基地作战表示完全支持。但法、西两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同意为美国战斗机提供空中走廊的要求。这样美国空袭作战的航程将不得不由2200公里增大为5180余公里。
战前准备
面对美国的军事压力,利比亚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应变措施。为了保存实力,卡扎菲将400架战斗机秘密转移到邻国苏丹,将一些军用运输机由沿海转移至内地沙漠,关闭了边境上的几处雷达站,加强了某些重要目标的防空,将军队撤离兵营,同时将外国技术人员和工人作为人质集中到油田,其中包括1000名美国人。卡扎菲于4月14日上午9时通过电台宣布,利比亚“已经严阵以待”,“如果美国人胆敢进攻利比亚,就将使他付出比越南战争更为惨重的代价”。
作战经过 14日17时,里根向此次作战的总指挥第6舰队司令凯尔索中将下达了执行“黄金峡谷”作战计划的命令,决定总攻开始发起时间为利比亚时间15日凌晨2时(以下均为利比亚时间)。
作战经过
14日19时,凯尔索从地中海中部水域“科罗拉”号旗舰上给驻英国空军基地的美国第3航空队和在地中海西西里岛附近水域待命的第6舰队“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编队下达“立即行动”的作战命令。
空中集结
“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编队接到命令后,立即驶向利比亚沿海,进入战位。“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分别进入班加西和的黎波里以北500公里处水域。
美驻英第3航空队接到命令后也立刻行动。19时13分,28架Kc一10和KC一135加油机首先从伦敦附近的费尔福德和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起飞,19时36分,各载2万多磅炸弹的24架F一111F战斗轰炸机从拉肯希斯空军基地起飞,每6架飞机组成1个编队,同时5架EF一111电子战飞机从上黑福德空军基地起飞,紧随F一111F,担负电子干扰任务。上述57架飞机飞往英吉利海峡9100米上空集结。从起飞到集结完毕历时1小时。据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英国上空集结的最大规模的空袭机群。
远程奔袭
集结完毕后,空袭机群以2马赫的高速,在6000米左右的高度进行远程奔袭。机群经直布罗陀海峡,西地中海,飞向利比亚,单程5188公里,途中先后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葡萄牙以西海域上空、阿尔及利亚以北海域上空和突尼斯以北海域上空4次加油,单程飞行约6小时。在英吉利海峡上空第1次空中加油后6架备用的F一111、2架EF--III和数架加油机返回驻英基地。另有2架F一111因机械故障途中返航。
海空会合
4月15日零时20分,由16架F一111组成的空袭机群飞抵距利比亚海岸约500公里的美航母编队上空。此时美国海军14架舰载A一6攻击机、6架A一7攻击机、6架F/A--18战斗攻击机、14架EA--6B电子战飞机以及E一2c“鹰眼”式预警机、F一14战斗机和其他支援飞机共100余架,先后从“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上起飞,与远航到达的空军机群顺利会合。至此,在利比亚北部上空会合的飞机达150余架,组成有攻击机、战斗机、战斗轰炸机、电子战飞机、预警机、侦察机、反潜机、加油机、搜索救护直升机及其他支援飞机第1等15种机型的空中集群,实现了空中密切协同。
攻击波
凌晨1时54分,海、空军完成空中协调,一切准备就绪。4架EF--111电子战飞机和14架EA--6B电子战飞机同时施放强烈干扰,当即使利比亚防空导弹制导雷达迷盲,无线电通信中断。与此同时,海军航空兵舰载机率先对利军防空阵地发起导弹攻击。F/A一18战斗攻击机和A一7攻击机各6架在主攻编队进入目标区前6分钟对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利军雷达站发射了“百舌鸟”和“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约50枚(其中F/A--18发射30枚“哈姆”导弹,每枚价值800万美元)。共摧毁利地面雷达站5座,并迫使其他雷达站关机,使利整个防空体系陷入瘫痪状态,为实施主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2攻击波
在舰载机压制利防空阵地的同时,空军第48战术战斗机联队的16架F一111F战斗轰炸机使用地形跟踪雷达,以每小时876公里的速度,从60~150米的超低空掠过利比亚海岸线。这16架F一11IF战斗轰炸机与14架从“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上起飞的A一6攻击机被编为5个空袭编队,于4月15日2时整,分别对的黎波里和班加西5个预定目标同时发起攻击:
在的黎波里方向:第1编队共8架F一111F战斗轰炸机,各挂4枚2000磅GBU一10激光制导炸弹攻击卡扎菲住地,利比亚总参谋部所在地阿齐齐耶兵营;第2编队共5架F一111F,各以12枚500磅炸弹攻击的黎波里国际机场军用区;第3编队共3架F—IIIF,各以2000磅GBU—10激光制导炸弹攻击西迪比拉勒兵营“突击队训练中心”;
在班加西方向:第1编队共8架A一6攻击机从“珊瑚海”号航母起飞,以500磅MK20“石眼”激光制导集束炸弹攻击班加西贝尼纳军用机场;第2编队共6架A一6攻击机从“美国”号航母起飞,以500磅MK一82集束炸弹攻击卡扎菲预备指挥所——班加西民众国兵营。
至2时12分,空袭结束。前后持续时间共18分钟,其中主攻时间仅11分钟。
空袭结果
这次空袭作战,美共出动空、海军各型飞机150余架,投弹100余吨。按预定计划摧毁了卡扎菲指挥所及其住地等5个重要军事目标。计摧毁利比亚防空雷达站5座,炸毁利军用飞机14架(伊尔一76运输机6架、米格一23歼击机4架、米一8直升机2架、F27螺旋桨运输机2架),重创波音一727飞机1架,炸伤米格一23、米一8、米一24、伊尔一76飞机多架。炸死100多人,炸伤600多人。卡扎菲本人无恙,但他年仅1岁半的养女哈娜被炸死,2个儿子受伤。美参战飞机完成预定作战任务后,于2时13分开始撤离战场。舰载机于2时46分全部返降各自的航空母舰。空军飞机除l架F一111F被地面炮火击落,另1架F一111F因发动机故障返航时被迫降于西班牙外,其余全部于10时10分安全返回驻英空军基地。返航途中先后在突尼斯以北海域上空和葡萄牙以西海域上空两次加油。此次奔袭,往返航程万余公里,共航行14小时34分,空中加油6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5 14:11
目录
概述
事件简介
美利矛盾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