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
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假性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
性传染病。我国多地发生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对养羊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较为易感,临床症状也较为严重;传染源多为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饮水也可以导致感染;潜伏期一般为4—6天,最长可达到21天;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
山羊临床症状较典型,绵羊症状一般较轻微;突然发热,发热的第2-3天体温达40—42℃,病羊死亡多集中在发热后期;发热症状出现后,病羊口腔粘膜轻度充血,继而出现糜烂;病初有水样鼻液,此后变成大量的粘脓性卡他样鼻液,阻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难,鼻内膜发生坏死,眼流分泌物,出现眼结膜炎;多数病羊发生严重腹泻或下痢,造成迅速脱水和体重下降,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
2、加强饲养管理。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场前应彻底消毒,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只,对外来羊只,尤其是来源于活羊交易市场的羊调入后必须隔离观察21天以上,经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
3、强化疫情巡查。注意观察羊群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羊,应立即隔离疑似患病羊,限制其移动,并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对病死羊严格实行无害化处理,禁止出售、加工病死羊。